Loading...
取消讀取
↑《史帝夫賈伯斯》以賈伯斯生命中三場經典發表會分段,分別是1984年第一台麥金塔電腦問世、1988年開創NeXT、1998年推出iMac電腦,並隨之帶出他在這三段時期的遭遇和改變。麥克法斯賓達將賈伯斯一角詮釋得相當出色,無論是流暢自然地說出夾雜一連串專業術語和情緒的冗長台詞,或是枝微末節中的細膩情感轉變,都令人讚歎。

「我討厭笨蛋,但我們的商品一定要連笨蛋也能上手。」這是蘋果電腦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而電影《史帝夫賈伯斯》就像這句話一樣,即使你從來都搞不懂蘋果和賈伯斯的愛恨糾葛,但你一定看得懂這部電影,還能大有斬獲。

對蘋果一知半解也能進入的世界

2011年,賈伯斯因病去世,才不過短短四年,傳記與電影就一部接一部問世。就電影來說,2013年才上映《賈伯斯》(Jobs),2015年又有《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Steve Jobs:The Man in the Machine》紀錄片連袂出現。這位改寫數次科技歷史的一代奇人,無論生前和死後,都和他創造出的商品一樣「炙手可熱」、「不退流行」。

不過,通常人物或歷史電影要突破窠臼頗為困難,尤其觀眾大多早已對賈伯斯的一生略知一二,要如何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甚至在散場後欲罷不能地搜尋更多故事與歷史,是最大的挑戰。

2013年,《賈伯斯》挾著眾人期待與氣勢上映,敘述賈伯斯與夥伴一路從車庫起家到創辦蘋果,最後以ipod問世作結,因敘事與呈現手法並不突出,讓人感覺只是「看完故事」而非「進入故事」,反應普遍不佳;這一次,《史帝夫賈伯斯》出場,評價截然不同,其出色的拍攝手法、情節安排與節奏,都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除了蘋果與商品的演變,這部電影亦帶出賈伯斯人生、家庭、工作細節與性格轉變,人物刻畫細膩,即使是對蘋果和賈伯斯毫無興趣的人,一定也會在散場後細細回味一番。

為無法掌控所苦的完美主義者

想到賈伯斯,多數人會想到他的才華洋溢、偏執獨斷與完美主義。在片中,他為了挑選一張發表會要用的鯊魚照片,就挑了三十九次;不惜成本追求品質,做出一般消費者買不起的電腦;即使老友求情,也不願意讓團隊成員只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理由公開受褒;在發表會現場當面批評蘋果團隊,說他們只是二流員工;對出錯的工程師直言:「我已經給了你三個星期,上帝創造萬物才不過七天!」劇情緊湊、對話飛快,觀眾很容易就進入那個與科技比賽速度、和藝術品比賽細緻度的瘋狂世界:什麼都不用在意,只要更快、更美麗、更創新……。一般人苦不堪言,但天才樂在其中,你對他的嚴厲恨得牙癢癢,卻又同時為他的想法和堅持懾服。

然而,在賈伯斯的瘋狂世界裡,也有他的棘手難題:一個苦苦相追的前女友,和一個不想承認的女兒麗莎。事實上,賈伯斯自己也是非婚生子,他出生沒多久,父母便將他送給另一個家庭撫養。賈伯斯的好友曾說:「他的家世養成他的不安全感和不服輸的個性,讓他認為必須不斷努力證明自己。看到麗莎的狀況,我們也很驚訝,他為何願意讓麗莎同樣經歷自己童年的處境?」片中,當蘋果推出「麗莎電腦」時,麗莎以為這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商品,賈伯斯卻冷靜地告訴她:「不是,只是系統縮寫的巧合而已。」麗莎當時是個年僅五歲的小女孩,聽到父親的解釋後,她愣了一下,反問:「所以,不是你用我的名字為電腦命名,而是你用電腦的名字為我命名?」這一幕,令全場都為之心碎。

這部電影呈現出的賈伯斯,特別凸顯他不喜歡無法掌控的事物這一面。最初,賈伯斯和夥伴史帝夫.沃茲尼克在車庫研發電腦時,提出的理想電腦藍圖就是「封閉系統」、「全程控制」、「與其他電腦都不相容」,沃茲尼克卻不看好:「大眾應該喜歡隨時可以跟其他設備相接的電腦,這樣比較方便。」只是,沃茲尼克也知道,無論是商品或人生,能否隨時與他者連結從來不是賈伯斯最在意的事,這位天才夥伴追求的是完美與極致,需要嚴格細心的監控才能達到。最後,沃茲尼克只能假裝喃喃自語地在賈伯斯面前感嘆:「我不想做出一部擁有人類缺點的電腦。」這人類,就是眼前的摯友賈伯斯。

賈伯斯試圖讓一切都控制得宜,只是,宛如不定時炸彈的前女友無法掌控、他和女兒的親情無法掌控、蘋果的股東和董事會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下一步,他也無法掌控。他曾說:「藝術家引領時代,平庸的人只能舉手表決。」最後,這位藝術家在蘋果會議上,被董事會當場舉手表決開除。

……(文未完,請見2016年1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