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係如同空氣,無時無刻無所不在;關係也彷彿呼吸,稍不順暢就影響健康──不只影響自己的健康,也影響他人健康。正因為個人狀態是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所以,唯有自己常保健康,才能「笑傲衝突」,與人良好互動,一起「追趕和睦」。

有了前幾期的各種認知作為基礎,本期開始,我們將進入「笑傲衝突」溝通四部曲──想法感覺需要請求,並逐期探討這四大步驟的重要,練習如何覺察與表達。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思想這個看不見、摸不著、卻時刻存在於我們心裡的「想法」,檢視我們的終日所思,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

……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希伯來書十二章3節)

聖經〈希伯來書〉作者透過這節經文提醒我們:我們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感覺或情緒。所以,笑傲衝突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學習以客觀方式來思考。之所以以此為第一步驟,是因為如果我們想要達成「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目標,就要以正確方式「請求」對方回應;而請求之前的首要之務,得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然而,「需要」往往深埋在混亂交錯的「感覺」與「想法」中;若想法和感覺一直混淆不清,如何抽絲剝繭理出需要、正確傳達請求給對方呢?從覺察自己的想法起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熟練溝通四大步驟,正是建立良好人際溝通的重要基本功。

在深入探討之前,且讓我們先來釐清「感覺」與「想法」這兩個非常容易混淆的用詞。如上所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感覺與想法經常混淆不清,因為我們很少仔細分辨二者的不同;更具體來說,就是回答問題時,我們容易回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感覺」。例如:

「看完這部電影,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很好看,導演手法一流,演員演技很棒。」

後者雖然回答「我覺得」,內容卻不是感覺,而是想法。如果要表達感覺,應該說「我覺得很感動」或是「我覺得很悲傷」。

要學會覺察想法,就必須先學會客觀描述。一般而言,主觀評論的共通點就是容易把結論絕對化,原本狀態評分可能只有二十分,經過個人誇大認定,事態立刻嚴重至八、九十分。其實,如果能精確具體解讀,感覺完全不一樣。試舉一例:

《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有一次受聘到某校協助調解校長和教師之間的緊張關係,他先向老師說明主觀評論與客觀描述的差異,接著請老師就各人對校長的認識發表觀察結果。

老師說:「他是個大嘴巴。」馬歇爾表示,這個說法屬於主觀評論。
老師調整說法:「校長的話太多了。」這仍不夠客觀。
老師說:「校長認為只有他的話有價值。」
老師則說:「他希望所有人都一直聽他說話。」

發現大家仍然抓不到要領,馬歇爾再次解釋何謂客觀描述,幫助大家重新聚焦,最後歸納出新的結論:「在校務會議中,校長因為講他的童年和戰時經歷,有時導致會議超時二十分鐘。」以上描述,每個狀態都可以檢驗,這就是所謂的客觀描述。

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進入「溝通四部曲」第一步驟──想法。

想法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非常大,想知道自己的想法,必須先覺察自己在想什麼。這個說法似乎有點奇怪,原因是人的思考有許多層次,我們卻常常還未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就直接反應。所謂覺察,是指真正靜下心來體會,跳出自己看自己,觀察自己究竟在想什麼?當我們把自己當作另外一個人去觀察,對自己的想法、感覺、需要,就會有更細膩而深刻的了解。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但覺察不見得能帶出改變,因為改變除了覺察,還需要意志力、行動、環境支持;不過,不覺察就不知道自己要改什麼,這是無庸置疑的,察覺在溝通四部曲的每一個步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要覺察自己的想法為何,必須先學會以客觀描述代替主觀評論。因為當衝突發生,往往是彼此認為各自的想法絕對正確、不需修正,或是自己的錯比較少,所以才會各執己見。如果我們願意接受指正並調整自己,就能減少很多衝突。

願意修正,表示要放棄原來的自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除非倚靠上帝幫助、真心順服,否則單憑意志力、修養、道德、父母的話、長官的話……這些社會化過程中帶有力量的因素,雖然可能在當下有改變,卻會因為過度壓抑負面情緒,導致身體、靈性、群性等方面出現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像個正人君子,卻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因為負面情緒會找出口。

人之所以會產生負面情緒,大多因為我們的想法中出現類似「我的利益受到危害」的想法,好比自己的生存或想捍衛的東西面對威脅,所以產生憤怒、挫折、嫉妒、恐懼……,因此,負面情緒可說是一種自保機制,它的存在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想法,究竟想保護什麼、捍衛什麼以及相信什麼。

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待,產生的想法也會因人而異,並連帶影響感覺和行為,甚至是與別人的互動,這些都會很細膩地環環相扣。比如上班遲到這件事,小美的想法是:「糟糕,我遲到了,主管可能會對我有意見,這讓我很擔心。」小慧的反應則是:「遲到真是一件不好的事,雖然我覺得很難過,但既然發生了,還是要努力面對,趕緊想辦法趕到辦公室吧!」

想法不一樣,感覺就不一樣,連帶的,別人怎麼看待我們,或是我們怎麼回應別人,也會完全不一樣。事實上,面對第一時間浮現的想法,尤其是負向想法,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追求它的客觀性,而是直覺相信它就是對的,甚至自編自導自演得更負面;其次,我們常常沒有經過驗證就相信──因為是自己的想法,當然容易相信。然而,多方驗證是確認想法為客觀描述或主觀評論非常需要的過程。

「雖然我不希望員工遲到,但我相信遲到的人一定有他的理由。」以上述例子的小美來說,如果她勇於驗證主管對自己遲到的想法,發現主管並非如她所想像一味責備,不僅可以免去過度自我責難,日後當她再碰到類似情境,就有機會鬆動反射式退縮自責的想法。問題是,有些人沒有勇氣去驗證,或根本不屑去驗證、不知道該去驗證,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事實、真理,不需要驗證。

驗證,可以讓自己的想法更多元;其實,從主觀到客觀,就是自我內在的革命。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兒童在認知、思考發展階段,都是從「集中化」開始──所有現象只看一件事、一個點,其他都看不到;換句話說,集中化是比較幼稚的思考狀態。等到慢慢長大,可以看到越來越多點,集中化的現象就越來越淡化,稱之為「去集中化」,這是人類思考成熟的歷程。

每個人都有集中化的狀態,集中化的現象越明顯,與人相處就越多衝突。譬如事件有一百個現象,小美只著重其中五個現象,能說小美是錯的嗎?不能,因為那五個都是事實;但五個等於全部嗎?當然不是。假設如果小慧看到一百個現象,誰比較對?這就是人際溝通最容易發生爭執的癥結點。但相較於另外一位可能看到一千個現象的人,小美和小慧看到的其實更是微小,只是自己不承認或不知道罷了。

如果自己原本只有「1」,如今進步到「101」,卻把它看作「1000」,這就是自高自大;如果認識自己的「101」是從「1」進步而來,而且還能好好經營,就會時時充滿感恩。去集中化不是自貶,而是更多認識自己,但也承認自己不足;肯定自己的價值,但也承認接納自己的有限。這是攸關自己能否幸福健康生活的根本,二者並不衝突──在基督信仰裡,一點都不衝突,因為「我」的價值無與倫比,但「我」同時也是罪人中的罪魁,只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完成救贖,所以二者才能同時並存。當我們越有耶穌基督的生命,就越不會因為有所成就而高抬自己,也不會因為失敗而過度自貶,這就是從基督信仰「救贖」或「救恩」的觀點延伸出來的人觀──我可以肯定自己或別人,但也保有理性判斷的空間。

總而言之,不帶主觀評論的客觀觀察,不但有助於我們在應對進退、解讀人事物時,不只持有一種觀點;當觀察的視角、觀點越多,也越能離開自己的固著點、避免偏見,更能適時接受新訊息,以便隨時「選擇」修正或持守原有的觀念與做法。

〈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當我們有一顆柔和謙卑的心,願意學習耶穌的謙卑,再加上意志力配合、心態做好預備,就可以更精確、更具體看待自己與別人,不致隨意把自己的判斷、價值、評論強加在對方身上,並倚靠上帝抵制自己喜歡主觀評論的天性。

這個月,讓我們來練習覺察並客觀描述自己的想法吧!

……(請見2017年10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