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慕里歐〈耶穌遇見母親馬利亞〉,1670。

梅爾吉勃遜執導的電影《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是依循天主教信仰傳統中對耶穌受苦過程的默想,這傳統已被冠以一個名稱:十四站苦路默想。

「苦路默想」最早出現於十二世紀,當時出現一種朝聖風潮,歐洲各國的信徒絡繹不絕地去聖地朝聖,竭力尋找耶穌受苦的地點,回家後,仿照在聖地看到的情景,建了許多記念耶穌所受苦難的亭子與紀念碑。

十七世紀時,由方濟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大力宣傳「苦路」的祈禱,並從「彼拉多衙門」到「各各他山」的路程中,安排了十四站,內容則來自口述傳說與聖經四福音書。

馬丁路德改革天主教成為基督教後,一樣重視耶穌受難的默想,但他挪走口述傳說的內容,只專一於聖經對耶穌受難的描述。因此,來自基督教背景的巴哈所創作的《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不僅革新了宗教曲式,也成了緊貼聖經經文默想受難的典型範例。

以下我們就用藝術欣賞的方式,重新走過這十四站苦路。若看過電影《受難記》再來看這十四站,一定會發現梅爾吉勃遜完全依循這十四站路程,因此他絕對有透過電影來默想耶穌受難的企圖,只是對最後一站「復活」的影像敘述太過薄弱無力,導致鞭打、頭帶荊棘冠冕被人嘲弄、以及釘上十字架等場景,相較之下變成讓人難以負荷的過多血腥暴力,因此引發爭議。

苦路十四站,凡是有聖經經文引述的,也一樣是基督教信仰默想耶穌受難的內容。

第一站:耶穌受審
〈約翰福音〉十八章29~38節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16節

第二站:耶穌被鞭打、嘲弄、定罪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27~31節
〈約翰福音〉十九章1~15節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15~24節

耶穌總共跌倒三次,分別為第三、七、九站。

第四站:耶穌遇見母親馬利亞
〈馬利亞的形像變遷──從莊嚴聖母到偉大母親〉

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門幫耶穌背十字架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32節

第六站:維若妮卡為耶穌擦汗
在這個天主教傳說中,維若妮卡幫耶穌擦汗,手帕印下耶穌的臉容,成為聖物。因此,天主教的宗教藝術中,有非常多跟維若妮卡的手帕有關的畫作。

第八站:耶穌安慰耶路撒冷的婦女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27~31節

第十站: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3~34節
〈約翰福音〉十九章17~27節

第十一站:耶穌寬恕懺悔的囚犯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38~43節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9~43節

第十二站:耶穌十字架上死亡
〈約翰福音〉十九章25~27節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45~54節
〈約翰福音〉十九章28~30節

第十三站:耶穌從十字架被取下及埋葬
〈約翰福音〉十九章31~42節

第十四站:耶穌復活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8節
〈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3~48節
〈約翰福音〉二十章24~29節
〈約翰福音〉二十一章1~19節

※本企劃選取的宗教藝術作品,幾乎全數為巴洛克、洛可可時期(1600~1750)藝術家。
更多圖片,請參考3月雜誌「宇宙光2016復活節專刊」

……(文未完,請見2016年3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