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瑞士蘇黎世大教堂,慈運理改教處。

三、慈運理的改教運動

運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1484年1月1日生於瑞士,與路德同時代,卻因參與戰爭,1531年10月11日四十七歲盛年早逝。他在維也納大學和巴塞爾大學受教育,1506年在康士坦茲受封為神父;之後在瑞士格拉魯斯(Glarus)及艾因西德倫(Einsiedeln)的天主教教堂,分別牧會十年及兩年,這期間經歷屬靈內在的成長與神學知識的擴充。

1518年底,接受任命為蘇黎世大教堂的「人民神父」(people's priest,一種神父的職稱),之後逐漸傾向改革,但其神學思想獨樹一幟,不屬於伊拉斯姆(見61頁「巴塞爾」的介紹),也不屬於路德。他反對教會傳統、贖罪券和崇拜馬利亞及聖像等傳統信仰,開始宣揚宗教改革理想。1522年,因反對在大齋期(Lent,復活節前四十天)禁食,及要求取消神職人員應守獨身的規條等,受到公眾關注,也引起蘇黎世州與邦聯內各方緊張關係。

1523年1月和10月,蘇黎世議會舉辦兩次辯論會,邀請各方神職人員參加,包括慈運理與天主教代表,慈運理一派獲得勝利。1525年推出新禮儀,改變聖餐領取方式,之後的一連串宗教改革,擴及瑞士邦聯及其他地區。1529年,應德國黑森州的選侯腓力一世之邀,在馬爾堡與路德舉行神學教義對談,在聖餐問題上各持己見,導致對談破裂(見本頁「馬爾堡」的介紹)。

1530年,黑森的腓力一世成立以路德宗〈奧格斯堡信條〉為主的《斯馬加登聯盟》,簽署〈四城信條〉(Tetrapolitan Confession,以史特拉斯堡、康士坦茲、美明根及林島,四個原本支持慈運理改革的城邦為主所擬的信條),這四個城邦也同時加入聯盟。由於聯盟的條件寬鬆,蘇黎世、巴塞爾、伯恩原本考慮加入,但慈運理無法接受〈四城信條〉,並寫信嚴厲拒絕。這侵犯到腓力一世的立場,使他切斷慈運理與聯盟的關係,導致以慈運理為首的「基督教市民同盟」(the Christian Civic Union),在瑞士邦聯的宗教衝突中失去所有外部盟友。

1531年,慈運理的聯盟意圖對天主教各城邦實施糧食封鎖,五個天主教城邦突然襲擊蘇黎世,慈運理以隨軍牧師的身分在卡佩爾(Kappel am Albis,蘇黎世南邊二十一公里處)戰死。慈運理留下的神學思想、禮儀、還有教會制度,至今仍影響部分改革宗教會。

參觀慈運理改教的史蹟,我覺得他為了堅持自己的思想,毫不妥協,手段激烈,終至賠上自己性命,殊為可惜。在基要信仰上當然不可妥協,但在次要信仰,例如:洗禮方式、聖餐解釋,大家可能意見不同,其實可以求同存異、彼此容忍。因為次要信仰的不肯妥協,造成教會分裂與衝突,也許是不必要的。

蘇黎世

蘇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位於蘇黎世湖西北邊,為瑞士鐵路、公路及空運的樞紐,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

如前述,慈運理在擔任蘇黎世大教堂神父後,開始了瑞士德語區宗教改革,他說服當地政府,批准教會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蘇黎世大教堂也變為改革宗的教堂。我們參觀了這座教堂,外邊就是慈運理及繼承慈運理工作的改教家布林格(Heinrich Bullinger,1504~1575)雕像。布林格沉穩剛毅,不像加爾文和路德那麼引起爭議,其神學思想影響後代甚巨。蘇黎世大教堂另設有宗教改革博物館,以及蘇黎世大學神學院。

↑德國馬爾堡城堡。1530年,路德派與慈運理派在此辯論神學問題。

馬爾堡

馬爾堡屬於德國黑森州,距離西邊該州第一大城法蘭克福約一百公里。1529年10月1~3日,黑森州選侯腓力一世召集路德與慈運理,在馬爾堡城堡(Marburg Castle)進行對談(史稱「馬爾堡對談」Marburg Colloquy),解決信仰問題,另有數位改教家出席。雙方對前十四條半的信仰都有共識,但兩人最後在聖餐禮的意義及觀點上各持己見,不肯退讓,使兩派整合失敗以致決裂。路德認為,基督的確在聖餐中實質降臨(同質說);而慈運理則認為,聖餐只是一種象徵性的紀念(象徵說)。聖餐禮另有其他兩種說法,分別是天主教的「變質說」,以及加爾文的「聖靈臨在說」。

馬爾堡是此行最後第二站,我們一早從旅館出發,上坡到城堡。從城堡外端俯視馬爾堡市容,教堂尖塔對照樹林中散布的房屋,別具特色。城堡內有許多圖像,說明馬爾堡會談經過,以及陳列歷史文物的博物館。

↑德國法蘭克福緬因河畔風景。

法蘭克福

我們從馬爾堡西行回到法蘭克福,是這次旅行的起點與終點,但與宗教改革的關係不大。法蘭克福為德國第五大城,是歐洲大陸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內有歐洲中央銀行、德國中央銀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以及許多跨國商業銀行總部。

我們先到歷經二次大戰轟炸後重新整建的舊城區,參觀神聖羅馬皇帝舉行加冕的法蘭克福大教堂(正式名稱Imperial Cathedral of Saint Bartholomew,聖巴多羅買皇家教堂),再到附近緬因河橋上參觀兩岸風光。1562年起,法蘭克福取代亞琛(Aachen,位於今德國最西邊,936~1531年有三十一位皇帝在此加冕),成為神聖羅馬皇帝的加冕地,直到神聖羅馬帝國(800~1806)覆滅,前後共有十位皇帝在法蘭克福大教堂加冕稱帝,因此法蘭克福大教堂的德文又稱作「皇帝大教堂」(Kaiserdom St. Bartholomus)。

之後,我們到新城區的商場街,這裡與舊城區有如兩個不同的世界。在大教堂後方的餐廳晚餐後,回到旅館住宿,結束這趟宗教改革之旅。

四、加爾文的改教運動

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1509年7月10日生於巴黎,1564年5月27日逝世,是三大改教家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早期信奉天主教,1523年到巴黎讀大學專攻拉丁文,1528年入奧爾良(Orleans)大學讀法律,1529年轉到柏格(Bourges)大學讀法律,1531年回到巴黎讀神學。

1533年他改信更正教,1534年赴瑞士巴塞爾,並於1536年在那裡發表《基督教要義》拉丁文初版(當時年僅二十七歲;路德時年五十三歲)。同年,改教家法瑞(William Farel,1489~1565)邀請加爾文赴日內瓦展開改教運動。1538年,因嚴格改教,與市政當局發生衝突,被迫出走到史特拉斯堡長達三年,1541年受邀重返日內瓦,建立日內瓦改革宗教會,和日內瓦市和地方教區牧師團組成領導機構,直到逝世前,一直是市級牧師團主席。

↑法國史特拉斯堡市區。

史特拉斯堡

史特拉斯堡位於法國東部,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駐有歐盟及歐洲許多重要機構。這個城市曾在不同時期隸屬於德國或法國,1944年之後歸屬法國。許多名人如:古騰堡、加爾文、歌德、莫札特、巴斯德,都曾在此城居留。另一位宗教改革時期的重要成員布瑟爾(Martin Baucer,1491~1551),也曾參加馬爾堡會談,並在此地工作長達二十六年(1523~1549)。

1520年代宗教改革期間,史特拉斯堡接受馬丁路德教導、新教徒清除偶像的主張,導致許多天主教堂和修道院遭毀。十七世紀,新教徒創建史特拉斯堡大學(1621年,由1538年所設的路德人文書院改制為大學,現為法國規模第二大的大學)。1530年,在帝國奧格斯堡議會上,史特拉斯堡和另外三個自由城市,一起呈遞一份表明他們新教信仰的信條(四城信條),不過,與他們呈交給查理五世的〈奧格斯堡信條〉略有不同。

↑聖多馬教堂,加爾文講道處。

我們接著又參觀了舉世聞名、建於十二世紀歌德式建築的主教座堂,以及加爾文住了三年之久的聖多馬教堂,該教堂也是「非洲之父」宣教士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經常演奏風琴之處。

巴塞爾

巴塞爾是瑞士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蘇黎世和日內瓦),坐落於瑞士西北、三國交界的萊茵河畔,與法國和德國為鄰。荷蘭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與神學家伊拉斯姆(Erasmus,1466~1536)曾於巴塞爾任教,晚年也在此度過。他於1515年出版希臘文新約聖經(用新發明的古騰堡印刷術),除了風行歐洲一時,對路德及慈運理的思想也有巨大影響,路德的德語新約譯本就是以伊拉斯姆的希臘文新約為本。路德本來很欽佩伊拉斯姆,但後來兩人交惡,彼此指責。伊拉斯姆雖然是天主教徒,但對驕奢過度的羅馬教廷及教會也加以尖銳批評。

↑位於瑞士的巴爾塞大教堂。

巴塞爾於1529年皈依新教;如前述,1536年加爾文在巴塞爾首次發表他的著作《基督教要義》拉丁文版。我們參觀建於中世紀的巴塞爾大教堂,內有伊拉斯姆的墳墓,並參觀設計優美的市政廳,內有許多雕像與壁畫。

日內瓦

日內瓦是瑞士第二大城市,在國際上享有高知名度,因為這裡有許多聯合國附屬組織及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祕書處日內瓦辦事處、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

由於加爾文等人帶領的宗教改革,日內瓦常被喻為「新教的羅馬」。老城區的日內瓦聖彼得大教堂,是加爾文牧會長達二十五年的教堂。英格蘭瑪麗一世(1516~1558)時期極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學者逃向日內瓦,尋求庇護。

↑1559年,加爾文創辦加爾文學院(高中),後來稱為日內瓦學院。

我們參觀加爾文創辦的日內瓦學院(相當於高中)及日內瓦大學,在聖彼得大教堂站在他曾經站過的講台上,還參觀了加爾文故居。比鄰聖彼得教堂的是諾克斯紀念教堂。諾克斯(John Knox,1513~1572)是蘇格蘭改教家,曾在日內瓦追隨加爾文,1559年回蘇格蘭推行改教,創建蘇格蘭長老會,後來成為現代的蘇格蘭教會(Church of Scotland),為蘇格蘭的「國家教會」,獨立於英格蘭教會之外(Church of England,聖公會或安格利宗)。

在日內瓦大學內,有一座長達一百公尺的白色改教圍墻(Reformation Wall),是1909年為記念加爾文四百週年誕辰,以及日內瓦大學創立三百五十週年而建,上面刻有十六世紀加爾文、以及同時期瑞士與英國十位著名加爾文派改教家的雕像,非常壯觀。四位改教大師雕像位居中間,每人身高五米,分別為法瑞、加爾文、巴紮(Theodore Beza,1519~1605,加爾文的學生及繼承者,瑞士改教家)及諾克斯。兩邊分別各三位身高三米、其他改教家的雕像。白牆兩邊都刻有以拉丁文書寫的銘文:「黑暗之後,光。」(After darkness, light.)簡短有力,帶給人耳目一新、期待光明的感覺。在寬闊的日內瓦湖邊,眺望遠處的噴泉及對岸的風景,有如世外桃源,體現出日內瓦之美。

↑伯恩大教堂,慈運理改教期間成為新教教堂。

伯恩

伯恩,瑞士第四大城,是瑞士的首都,舊城區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定的世界遺產。伯恩位處瑞士的高原,毗鄰阿爾卑斯山,萊茵河支流阿勒河穿城而過。市集大道的拱廊建築,別開生面,路中矗立許多雕像,例如:正義女神、吃嬰孩的人,還有愛因斯坦的故居。此外,市集大道頂端的鐘樓,也因機器人定時出來報時而聞名於世。

伯恩在1528年皈依新教;伯恩大教堂也是慈運理改教之處。

五、宗教改革之旅的感想


↑瑞士第四大城伯恩,舊城市集大道著名古樓,建於十三世紀,天文鐘樓則建於十五世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之一,與布拉格鐘樓相互輝映。

這次旅行整整十三天,走過二十五個城市,其中幾個城市與宗教改革的關係不大,但有豐富的宗教、人文與歷史遺產,非常值得遊覽參觀;由於篇幅限制,沒有在本文中說明──包括林島、烏茲堡、班堡、卡羅維瓦利、德勒斯頓、柏林等六個城市。

此行有下列感想:

1. 際遇迥異。路德當初貼出〈九十五條論綱〉,原意只是要學術界一起思考辯論,並不想與教廷對抗;沒想到卻如星火燎原,把他推上歷史舞台。早他一百年的胡斯就沒那麼幸運,同樣的思維,卻遭燒死殉道。

2. 勇氣可嘉。在樞機主教迦耶坦的私審,以及沃木斯帝國議會的公審中,路德都以堅定的立場對抗教廷與皇帝的威脅。他在釐清思慮後,義無反顧與教廷決裂,甚至遭革除教籍也在所不惜,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但路德如果沒有得到政治勢力保護,一人也難敵龐大的天主教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逼迫勢力。1525年,保護者智者腓德烈過世,還好繼位者、他弟弟堅定者約翰(在位1525~1532),及其子約翰腓德烈一世(在位1532~1547,路德死後一年多)繼續保護。

3. 克服逆境。路德一生遭遇很多橫逆,除了宗教改革,面對自身健康惡化與親人死亡,都靠上帝恩典度過,工作不懈。路德因為長年奔波,其實患有多病,包括暈眩、耳鳴、一隻眼睛有白內障;從1531年到逝世期間,健康情況繼續惡化,有一段期間,他還患有憂鬱症;死前1544年底還有心絞痛。他在1526年因嚴重腎結石,疼痛異常,藥石罔效,但後來奇妙排掉而痊癒。他和波拉育有六名子女,其中老二女兒1527年底出生不久即夭折,老三女兒1529年出生,十三歲(1542)因病在路德懷中去世。1530年5月29日,路德在奧格斯堡帝國會議期間坐鎮科堡,接到父親過世的消息,卻不能回家鄉奔喪。

4. 得道者多助。由於路德抓住福音真理,回歸聖經本意,影響其他改教家及許多贊成改教的諸侯一起奮鬥。路德的宗教改革,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可說是上帝藉著路德及其他改教家,將信仰歸回正確的道路。

5. 回歸聖經。路德「人人皆祭司」的觀念,打破了天主教教廷及神父對聖經解釋權的壟斷,使人人能自行閱讀聖經,直接向上帝禱告;其次,五個惟獨──「惟獨信心」、「惟獨恩典」、「惟獨聖經」、「惟獨基督」及「惟獨上帝榮耀」,使信仰回歸初代福音原貌,影響之後幾世紀的發展。

6. 對後世影響。路德和加爾文都主張,職場也是敬拜上帝的地方,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上帝的榮耀而行,這些思想發展出一套「基督新教的倫理精神」,助長了資本主義的發達,引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幫助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現代科學的進步,有部分也要歸功於宗教改革。改教運動迫使天主教進行改革,雖然仍然與新教不同,但也革除許多陋習,有明顯進步。

天主教的內部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廷在義大利的天特召開三次會議(Council of Trent,1545~1563),歷經十八年,開會二十五次,確立許多新的諭令及原則,雖然比以前開放,但仍然與新教有三項主要的不同:
(1) 新教只承認聖經的權威,天主教仍承認聖經與傳統同有權威;
(2) 新教在七個聖禮中只保留洗禮與聖餐,但天主教仍保留所有七項;
(3) 新教認為信徒皆祭司,因信稱義,但天主教否認信徒皆祭司的神學,只有主教和神父代表教會,有權力宣布一個人是否得到赦免。

7.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穫是,把過去學習宗教改革的書本知識化為親身體會。走過這些與宗教改革有關的城市,參觀天主教堂及新教教堂,可以體會當時改教家的艱辛歷程,他們經常要冒生命危險,卻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8. 宗教迫害何時了?宗教改革期間也引發幾個戰爭,例如三十年戰爭(1618~1648),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全歐洲參與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戲劇化的產物;戰爭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西發里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估計約八百萬人喪生,大都在德國境內。

人類為了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殘殺,尤其是基督徒之間的殺戮,根本違背耶穌要我們彼此相愛的命令。宗教迫害直到現代仍不時發生,主要是穆斯林極端分子迫害基督徒。2012年11月,德國總理梅克爾宣稱,基督教是世界上受迫害最嚴重的宗教。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竟因為思想、信仰不同而遭受屠殺,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9. 五百年後的隱憂。路德改教五百週年,我們卻看見歐洲基督教開始式微。此行沿途觀看許多雄偉的教堂,大都變成觀光景點,偶有看到禮拜儀式,寬闊的大廳內,參加者寥寥無幾,顯得很不調和。歐美國家昔日以基督教為主,近幾十年來會友人數持續流失,教堂紛紛出售或改作他用,他們的經濟及政治勢力在國際間也逐漸下滑,為新興發展中的國家逐漸取代──而許多新興國家的特色之一,就是信仰基督的人口一直增加,蒙上帝賜福。昔日以色列人背叛上帝,上帝也離棄以色列人,連雄偉的聖殿也被毀。今天歐洲也正在忘記施恩的上帝,如果不悔改,以色列人的殷鑑不遠,其前景堪憂,需要我們為歐美屬靈的復興來禱告。

10. 仍需為主奮戰。現在雖然交通及資訊發達,生活富裕,但人心仍然需要福音,靈魂仍然需要救贖。除了為歐美國家屬靈的復興禱告外,我們仍須盡力向普世傳福音,效法路德留給我們的榜樣,以大無畏之心,為捍衛真理而戰。……(全文完)

註:本文之精簡版,刊登於《神國雜誌》2017 年秋季號第49 期,網址為:http://bit.ly/2ycQ4fG

……(請見2017年11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