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這是明朝哲學家王守仁(號陽明)的名言。他的「知行合一」學說,最為後人所熟知。早歲他為了實踐朱熹「格物致知」的道理,曾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的故事。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懷疑,以後他提出「心即是理」的說法,自成一家。

暴怒是心賊

談到心中之賊,其實兩千多年前主耶穌就對門徒警告過。在登山寶訓中,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 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太五:21、22)「怒」在心中,控制不住便會說出傷人的話,做出傷人的事。俗話說「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怒不可遏時甚麼惡事都幹得出來。有人說人在生氣時,智商只有五歲。雖不知有無實證依據,但生氣時往往說錯話,做蠢事,是常見的。聖經說:「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箴二十九:22)實是至理名言。

該隱和亞伯都獻供物給神,神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神警告他:「……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但他不顧神的警告,仍然起來打亞伯並把他殺了。以後受到神的刑罰,「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創四:3~12)

摩西帶領兩百萬以色列人出埃及,行曠野,任勞任怨,勞苦功高。四十年艱辛跋涉,眼看就可渡約旦進迦南。可是到了米利巴會眾爭鬧要水,摩西在盛怒之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流出水來,而不是照神所說「吩咐」磐石發出水來。結果神對他和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二十:3~12)迦南美地可望而不可及,摩西終生必以此為憾。

輕易發怒是一種心賊,惟有照聖經所說:「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弗四:32)有恩慈能饒恕才能去此心賊。

邪念是心賊

在登山寶訓中耶穌所講的第二個心中之賊,是淫念。祂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太五:27、28)

禮記‧禮運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男女之慾望都是神所賜的,美食令人果腹,美色讓人悅目。但不加克制,孳生邪念,便可能有不當行為。可是能自制不做非分之想者幾希!像大衛這樣一位遵行神的道,謹守神的律例、誡命的人(王上三:14),甚至被稱為神人的人(尼十二:24,36),當他看見拔示巴沐浴,容貌甚美,便差人去將她接來與她同房,竟而犯了姦淫的罪。(參撒下十一、十二章)足見美色的試探何等難以抗拒。

而挑起男女慾望的則為眼目,大衛如未目睹拔示巴沐浴,或不致起了淫念,犯下姦淫之罪。林前第六章18節:「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甚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逃避淫行就要不起淫念;要不起淫念就要不被試探;要不被試探就要「非禮勿視」、「不見可欲」,不給罪惡留地步。

耶穌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太五:29)雖眇一目,也遠勝於雙目俱全卻進了地獄。

其他心中之賊

保羅書信中也講到其他心中之賊,例如貪財。「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利令智昏,一貪財就瞎了心眼,昧了良知,做出糊塗事來。猶大若不貪那三十兩銀子,就不致出賣主耶穌。對付此一心賊有兩句良言:「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以及「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7、8)

又如驕傲也是一個心賊。人一有了成就,受人恭維,就易生出驕傲。驕傲讓人自高自大,忘了我是誰。保羅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7)對付驕傲的清涼劑,是提醒自己:「上帝阻擋驕傲的人, 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四:6)

心賊自不止此。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惟有記住神的話語,倚靠聖靈幫助,「知行合一」,方能盡去心中諸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