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年少時雙目視力都是1﹒5,醫生說我可以作飛行員。中年以後由於用眼過多,視力減退,讀書看報覺得吃力,雖然配了眼鏡,燈光還要夠亮才行。等升格成銀髮族後,視力更是退化,兼之有了白內障,慢說食品包裝上的蠅頭小字看不見,就是報章雜誌的字體也模糊不清,就常常要藉助放大鏡了。於是客廳、書房、床頭,甚至餐桌上都置有大小不一的放大鏡,隨時取用,免得凡事都霧裡看花,真可說是「不可一日無此君」。去年鼓勇開了白內障,看遠已無問題,但看近猶得戴上三百度的眼鏡。至於小於報章字體的字,還是要靠放大鏡才能看清。

談放大鏡不能不聯想到顯微鏡。顯微鏡好像是更大倍數的放大鏡,可將極微小不可見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觀察。一滴血中有甚麼東西肉眼難見,用顯微鏡看,就可看見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以及其他的微生物,從而能夠初步判斷身體的健康情形。今天的健康檢查最基本的項目便是抽血檢驗,想想看,如果沒有高倍數的顯微鏡,醫院如何診斷我們的健康?至於化學、生物及物理學上的研究,也更離不開顯微鏡。言念及此,不禁要對發明顯微鏡的先賢表示崇高的敬意。

總之,有了放大鏡和顯微鏡,看不清的可以看清,看不見的可以看見,對於人類生活的便利及福祉的提升至關重要,因為世間的事與物常常都需放大和顯微才能睹其真相。但是,放大與顯微如果用非其時用非其所,卻可能製造困擾,與增進便利和發現真相反其道而行。

就說放大吧,我們常說的「見微知著」「一葉知秋」,都是放大後的結論,但未必盡皆正確。例如身上有條紋的並非都是斑馬,有的樹葉也不落在秋天。因此,應當慎用我們心中的放大鏡,免得誤認了真相。

有一個初中學生在上課時喜歡左顧右盼找同學講話,自己不專心聽課,也妨礙別人聽課。一再勸告總是不聽,每個老師都對他頭痛。一天導師把他叫到辦公室著實地訓誡一頓。最後對他說:「你要是再不規規矩矩上課,我就要去拜訪你的爸爸媽媽,請他們好好管教你。」這原是一句警告的話,希望學生知所警惕。這個學生對功課不認真聽講,對導師的話倒是聽得真切,回到家裡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爸媽。

按說作家長的就該明白導師的好意,對自己的孩子好好告誡一番。豈料作家長的一聽,勃然變了臉色:這不是說我們的孩子沒有家教嗎?說我們的孩子沒有家教,不就是說我們沒有身教言教嗎?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教養囉?我們都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誰能說我們沒有教養?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仗著自己民意代表的身分,帶著兒子到校興師問罪,非要校長處分這位導師不可。逼得校長和導師一再地解釋和道歉,給足了面子,這位家長才悻悻然而返。

他把導師的話過分地放大了,以致掀起一場不必要的風波。這還不說,他的兒子以後誰要管教啊?把別人的言行任意地放大,進而批評,正是自己缺乏教養的表現。聖經馬太福音五章三十七節:「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再多說」便是加油添醋,便是放大。說話不應放大,聽話也不應放大。

至於顯微呢?難道「明察秋毫」「鉅細靡遺」不好?當然好,但有時也未必盡然。
人間事有時就要大而化之,就要有模糊空間,才能和睦相處,不會為了芝麻小事搞得雞飛狗跳,大家不安。

有一位作妻子的女強人要出差一週,交代先生說:陽台的盆栽要每天澆水、地板要隔天乾拖一次、貴賓狗要早晚抱出去大小便、孩子的功課要問一問、冰箱的食物吃完了要去超市補充、髒的衣襪至少要用洗衣機兩天洗一次……。先生說:我都知道,妳放心出差去吧,祝妳旅途平安,早去早回。

一週後妻子回來,在家中一一巡視,不由得氣上心頭:陽台盆栽有一棵葉子有點枯黃,牆角有一隻死蟑螂未掃除,貴賓狗有點氣味大概沒洗澡,冰箱裡牛奶、雞蛋快吃完了還未補充,洗衣機裡居然還有一隻襪子沒有晾出來;先生做家事就這樣不負責任?都要等我回來善後嗎?

先生下班接了孩子回家,尚未開口表示歡迎,妻子就對他一頓數落;先生一週來內外兼顧也有委屈,兩人不免頂起嘴來,小別勝新婚的愉悅就此煙消雲散。──若是妻子不用心中的顯微鏡去看,哪裡會有夫妻齟齬的情形發生!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裡說:「愛是……不計較人的過犯。」(新譯本)別常用顯微鏡去找人的過犯,就是不計較了。

放大鏡與顯微鏡是否用得恰當,要看用在何時何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