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又是父親節的月分,也是為人兒女者向父親表達愛意與謝意的月分,雖說,情感的表達實不限於某個特定日子,對父母盡孝更是應該平時就盡,但對平日疏忽的子女而言,藉這麼個特殊日子有所表達,總比從不表達來得好吧?
   
   在溫偉耀先生所寫的《真情的約會》這本書中,有篇文章帶給我很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篇名是:「父親節的信」。乍看之下,總覺得是作者寫給他父親的信,其實不然,是他寫給女兒的信。

   原來,他的女兒是個天生智力不健全的孩子。她不可能對父親說些什麼、寫些什麼,作者只是想藉著這個節日寫下他對這個女兒的感激,即使他知道:她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明白這些話的意義。

 感激什麼呢?作者最要感激的就是藉著這個女兒,十多年來他學到了許多博士學位永遠念不到的學問。他特別在文中說了個小故事:

 有個古代東方智者有一天對眾門生說:「今天,我想介紹我的老師給你們認識。」眾人正滿懷期待看這位學問、智慧高超的老師的老師會是位什麼樣的高人時,這位智者從懷裡掏出了一顆小石塊,說:「這就是我的老師!」眾人當然不明所以啦!這位智者就解釋:「有一天,我趕路去講學。路上忽然腳底一痛,原來是這顆小石塊跑到我的草鞋裡了。我只有停下來,蹲在地上把它弄出來。沒想到當我停下來的時候才發現:周遭的景物竟是這麼美麗,腳旁的一朵小白花也讓我突然悟出生命的燦爛。每天我都是匆忙走過,這塊小石塊卻叫我停下來,有機會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你們說,它難道不是我的啟蒙老師嗎?」

 作者覺得,他智力不足的女兒就是他生命中的小石塊。因為她常帶給他困苦,因為她,以致這個原本雄心勃勃的爸爸在名譽地位的路上,被逼得一次次停下來。也因此,才使他有機會觸摸到許許多多受苦的心靈和他們人性的尊嚴。他認為是他的女兒將他從成就的迷路中挽回來,而女兒無偽的笑臉和不造作的眼淚,也使他有愧於自己的真我。在女兒單純的世界裡,他提醒自己:人是不是真的需要那麼複雜的娛樂節目,才可以滿足呢?這些深刻體會,都是他那智力不足,從不允許別人接近她的女兒教給他的,在父親節的時刻,他寫這篇短文,向女兒說聲:謝謝!

 記得剛看到這篇短文時,眼眶裡充滿了淚。雖然文章不長,但透過想像,在我腦海中即刻就浮現出許許多多關於這對父女的畫面,身為一個母親,揣想那個父親的心情,有種說不出的滋味。而另方面,我想到了聖經中保羅所說的「刺」。保羅在上帝面前曾得到非凡的啟示,他說為了防止他因此而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他的肉體上,帶給他很深的痛苦,但卻也因為有了它,使他不再驕傲自大,讓他能完全倚靠上帝,以致於缺憾反成了他的力量與幫助。雖然他也曾經三次求上帝拿去那根刺,但所得到的答覆不是移去那根刺,而是給他夠用的恩典來承受這個痛苦。他也就學會如何接受這根刺,而讓上帝的能力能完全的顯明。

 人生中總會有些「缺憾」,總會碰上些我們不想碰、不想有的人與事,保羅在聖經中所陳明對身上這根刺的態度,往往能帶給人啟迪、幫助。看溫偉耀先生寫給女兒的信,讓我深深覺得,這個寶貝女兒所帶給作者的幫助,真如保羅身上的那根刺。當然,這只是我身為一個讀者的想法,對身為父親的作者而言,或許不願以「刺」去形容愛女吧!但因著這個女兒,何嘗不是看到上帝在作者身上所發揮的作用呢?如果不是她,他何嘗能在「生命」這項大課題上學得深刻呢!他以「鞋中的小石塊」比喻女兒,雖帶給他某些「痛」,但更帶給他書本上絕對無法學習到的智慧。生命中所遇及的各樣事情是好、是壞,很難定奪,端看我們從什麼觀點去看。只看到「痛點」?還是看到了因為「痛」而帶來的好風景?

 碰上父親節,與您分享溫先生的這篇文章,或者也提醒為人父者,不妨也想想自己從兒女身上學習到了什麼?

                             (作者金明瑋原發表於宇宙光雜誌86年8月號)

後記:多年後再讀這篇文章,設身處地想這對父女的情況,眼眶裡還是淚!真不容易,不是嗎?不過,我們是否能藉著溫先生的深層體會而一窺生命裡的奧妙呢!這種學習應該不僅是在父親節的時候給父親的提醒吧!人人都該學的啊!是不?(200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