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本書的目的在於藉由社會學習理論---"人會教人" 的觀點,幫助正常與問題兒童的父母,如何在處理任何家庭都會發生的一些狀況, 。第一篇說明「如何運作」。父母不能僅止於「了解」;他們必須知道如何改變家庭裡發生的事。第二、三、四篇將告訴你如何做。講述的都是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她們是整個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卻是重要的一部份。而本書專門是為一些非書迷的父母來寫的,書中是利用平舖直敘的風格,來描寫許多細節、理論、與舉例。

第一篇:父母和孩子如何學習: 

此篇當中,先談到社會學習理論,讓讀者知道孩子的每一個舉動,不是生來如此,而是社會會學習下的產物。對於孩子最有利的鼓勵,是父母對他的愛、興趣與注意,而當孩子開始學習時,也是最需要受到鼓勵的,如果父母能學會觀察孩子為什麼受到鼓勵,就能了解孩子為什麼發展成那樣的人格。不僅孩子會因為鼓勵和逃避不愉快的教導;孩子也教導他們的父母,如何舉止,和如何料理家庭。

有些父母極為寂寞,因此會不自覺地訓練孩子過度依靠他們,這種孩子與父母的相互訓練,多半是非計畫性的,由家庭與教室裡的觀察得知,父母似乎常於意外中,鼓勵孩子不當的行為,一旦父母警覺到什麼行為才是她們所要的,並且學會鼓勵這些行為,那麼不蕩的行為應該會逐漸消失。

第二篇:改變不當的行為: 

以下各章,是對於具有嚴重問題行為的兒童和家庭的更詳盡描述。引述這些案例,是因為他們的問題已經嚴重到需要專家輔導。他們的問題比一般家庭裡的更嚴重。然而這裡所討論的問題,在大多數家庭裡都看得到,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每一單元代表一個不同的家庭;每一單元也約略敘述了該案例所使用的「對策」。一般的策略,就是教導父母社會學習的原則,然後在那個家庭裡實地示範如何使用這些原則,來幫助那個兒童和家庭。在所有的案例中,父母都受訓「自行」醫療;大多數父母都成功的使他們孩子的行為發生重大的改變。 

第三篇:正常問題,正常兒童: 

大多數正常兒童的父母,多少會遭遇某些教養問題。本篇陳述一些正常學齡前兒童的父母經常遭遇的問題。以一個問題為一單元,概述改變該行為所可採行的特定步驟。

  而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合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獎罰分明,而父母保持前後一致的態度,是決定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跟孩子一起討論雙方共同合作的計畫,若是孩子沒做到的時候,不要囉說或責罵,也不要跟他爭吵或爭辯;而當他有做到時,盡量能立即的給予讚美,若是孩子哭鬧,先不要理他,讓他哭個痛快,是後在教導孩子,鬧脾氣或哭鬧並不能發生效果。

第四篇:問題兒童: 

「社會學習計畫」於一九六年代中期起步的時候,它的任務是要幫助那些有侵略性格兒童的家庭。在該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學習很多有關正常家庭的事情。然而本篇則是概述嚴重問題兒童的父母所可採行的步驟。

像暴力性格的兒童,往往被貼上一些不當的標籤,父母得更具耐心的引導與改善;而多數的孩子都會有一些偷竊的行為,但是隨著偷竊而來的問題──遊蕩與說謊,往往才是致命傷,父母可以與孩子訂定一個包括遊蕩與說謊事項在內的契約,利用行為治療代幣制的方法,減少孩子不當的行為

這本《與孩子一同成長》的最大目的正是利用班杜拉的理論,幫助現代父母,有效處理教養中的一些狀況,更重要的是簡單、有用、不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