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謝神有機會參與「馬丁路德發布95條論綱五週年紀念掛圖巡迴展」導覽。原本並沒有加入打算,因為自己的工作很忙碌,但是好友葉子來請託,我看到外展部真是忙翻了,實在不忍心,就這樣加入導覽行列!

對於做事一向喜歡細節的我,這次真是吃到苦頭,在看導覽書時,體會到光有熱誠卻知識不足的窘境!首先是歷史與地理都不熟,例如中古世紀是從何時到何時?第一個教皇如何產生?黑死病在歐洲與教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馬丁路德出生地在德國的何處?被審問的沃木斯、奧斯堡、萊比錫……又在何處?所以就上網找資料看,卻多到難以整合,眼見第二天就要導覽,心急如焚,緊急找另一位擅長導覽的同工,因為他實在導覽的太好了,但是時間無法配合,我只好硬著頭皮立即背誦上場!雖然只有兩次導覽機會,但很感恩的是,自信心也被上帝建立,學習到人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不是照我們所無的,乃是照我們所有的!

在預備過程也被馬丁路德深深激勵!

馬丁路德原本對上帝是恐懼的,因為原生家庭父母教育的要求,還有拉丁文老師的嚴厲,使他很怕出錯,對於上帝的認識也投射出父母與老師的樣式,覺得上帝是嚴厲不容許出錯的,所以一直無法確認自己是否有得救。在修道院期間很敬虔,常常認罪、悔罪、禁食禱告、讀經……但是總覺得離神越來越遠……。幸好遇到恩師的協助與鼓勵,不但在威登堡大學教書,也繼續在神學院受裝備。29歲拿到神學博士,也取代恩師的職位。他教羅馬書、希伯來書、加拉太書、詩篇,他不是教書匠,照表抄課,而是自己默想經文與禱告,最後悟出因信稱義,知道不是自己去「做」,而是去「接受」,所以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得著他一直想要擁有的──與神親密,不用再自己揹著重擔過日子,享受從神而得的喜樂!

這信仰的經歷也影響到他的婚姻生活,與凱蒂的相知相惜,關心六個孩子的教育與家庭生活,尤其喜歡音樂,常常全家一起唱詩歌讚美神,他的同工說:「我消磨了很多愉快的時間與他一同唱歌,往往發現他唱不厭、唱不夠……」。馬丁路德常常說:「音樂是上帝所賜最美麗、最偉大的恩賜,我常蒙祂感動而滿有能力的傳講信息;音樂也是上帝的兵器,能夠趕逐魔鬼,帶給人屬天的喜樂!」

馬丁路德認為「除了上帝的話語外,用音樂所發出的讚美,最能改變並掌握上帝兒女的性情和生命。」我喜歡路德把信仰生活化,在家裡和妻子兒女時時用歌聲讚美神!讓孩子從小就活在音樂敬拜神的喜悅中。在家庭觀點不斷被瓦解的現代,這真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基督徒樹立家庭祭壇的典範!而凱蒂成全丈夫,丈夫也願意對妻子講甜言蜜語,難怪凱蒂越來越能幹!

路德在生命最後臨終之前就已經著手寫「正確準備死亡」,指導信徒如何面對死亡。他鼓勵信徒「不要去想像死亡和地獄的可怕,只要努力去想上帝對人類的愛與恩典,因為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承擔了所有罪孽,祂更戰勝了死亡!」路德把死亡比喻成一個小孩的出生,從母親窄小的子宮裡,經過一段黑暗的路程,歷盡痛苦和恐懼,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死亡正如這個「窄門」,經過它以後,我們得到的是永生。

路德為調解紛爭回家鄉,最後死在家鄉。在他離世前一天,在其最痛苦難過的時候,還不忘幽默一下:「如果那些可愛的先生們和解了,我就可以回家,然後躺進棺材,讓那些蚯蚓可以享用我這胖胖的博士軀體。」而且他也影響了葬禮,不再放許多東西陪葬,詩歌不再悲哀痛苦,而是歌頌饒恕、安息、復活;這一系列的改變,增添了信徒的信心,路德創造了一種新的面對死亡的文化。但是在他21歲時,不小心腿受傷血流如注,又遇好友驟逝,以及怕雷擊中……那時候對於死亡充滿恐懼,但是認識上帝增強他對死亡後的世界的盼望與確定……在他的身上,看到信仰的真實與實踐,實在值得我們反省與更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