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沃丁格(Robert Waldinger),二○一五年十一月在TED TALK上發表一項演說,將哈佛大學所做的一個長達75年的研究結果,公開於世。這項研究追蹤七百二十四人從年輕到年老的生涯發展,主要目的是要了解什麼因素使人能夠幸福和健康。他是這項研究計畫的第四位主持人。

他說,從這項研究中得到的訊息是:幸福,與財富、名氣和努力工作無關,良好的關係才能使人得到幸福與健康。

人際關係與幸福

研究得到三項教訓。第一是社交關係對我們很有幫助,而孤獨寂寞則相反。那些跟家人、朋友和社區關係良好的人,比那些與家人、朋友、社區關係不好的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那些較為孤獨離群索居的人,都覺得自己不開心;到了中年時,健康狀況下降很快,大腦功能下降得更快,也不像不孤獨的人那麼長壽。可惜的是每五個美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聲稱自己是孤獨的。

他說,我們知道即使在人群中你還是可能感到孤獨,在婚姻中也一樣。因此第二項教訓,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在於你有多少朋友,也不在於你身邊有無伴侶,而是在於這些關係的品質。整天生活在吵吵鬧鬧的關係中十分有害健康。成天吵架的沒有愛的婚姻,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或許比離婚更大。關係和睦對我們的健康有保護作用。當研究的對象步入八十歲時,把他們五十歲時所有的資訊彙總分析,發現決定他們將如何老去的,並不是他們中年時膽固醇的高低,而是他們對人際關係的滿意程度。那些在五十歲時對人際關係最滿意的人,就是在八十歲時最健康的人。即使那些在八十歲後較多病痛的人,依舊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

他說,第三項教訓,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保護我們的身體,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研究顯示,那些具有良好關係的人,當他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完全倚賴另一個人,他的記憶就保留得較為完整而長久。而那些人際關係不好的人,那些覺得無法真正倚靠別人的人,記憶力衰退得較早。良好的關係並不表示沒有日常的爭吵,但只要他覺得當困難來臨時自己可完全倚賴對方,那些爭吵就不會有損於他們的記憶力。所以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益於身心健康,是恆久不易的智慧。

生活目標與幸福

哈佛大學除了這項研究外,從十多年前開始,有一門課很熱門,一位名叫泰勒·本──沙哈爾的講師所開的一門正向心理學的課,稱為「幸福課」,選課學生高達八百餘人。他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他的研究結論是: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他認為人生有四種類型。第一種人生是及時享樂,不顧未來幸福的人生,即「享樂主義型」;第二種人生是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未來的目標,這是「忙碌奔波型」;第三種人生,對生活喪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對未來抱任何期望,是「虛無主義型」;第四種人生是既能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又可以期待更美滿的未來,是「幸福型」。可惜的是第四種類型的人不多。

他教給學生獲致幸福的幾點訣竅,如: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多和朋友們在一起,親密的人際關係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學會失敗,不要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新的事物;認清自己是一般的人,允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等。

上述的哈佛大學對七百 二十四人長期追蹤的研究結論,以及「幸福課」的講授內容,自然均有所本,言之成理,但或許不無例外,因為幸福與否是主觀的感受,未必每人皆同。例如有人喜愛清靜,隱居郊野,遠離塵囂。一杯香茗,一卷在手,樂在其中,不能說他不幸福。又如有人日常生活中時有小確幸,昨日中一小獎,今日飫一美食,他就常常感到幸福。其實,滿足感就讓人覺得幸福了。

無缺憾的幸福

更重要的是,兩項研究或講授的內容均有侷限,只著眼今生。如果物質可以不滅,人的生命結束自然並非煙消雲散,而是另有去處。究竟會去何處?這個問題如無答案,人生哪能圓滿!一些人在病危之際,常是心中徬徨,正是不知此後何往。聖經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有永生的人,在天上有一個更美的家鄉(來十一:16)。人生如旅,得知有一天旅程結束,能回到美麗的家園,這種盼望和把握,才能讓人生的幸福沒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