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案例】 

明華是個沉默寡言的男孩,自幼品學兼優,看起來乖乖的,從來不叫人操心。高二某日上英文課時,明華突然自覺年輕的女老師愛上了他,並且針對他在黑板上寫了許多噯昧的話,於是他紅著臉喘著氣跑回家。

一向對他呵護備至的媽媽發現了異樣,把它當是學校課業的壓力太大,以及青春發育期的一種心理反應,所以就隨便到藥房買了點補藥給他吃,並為他請了幾天假在家調養,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但是從那天起,明華的成績就一落千丈,除了英文,其他科目都在及格邊緣打轉,爸媽雖然發現他讀書時心不在焉,常常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但又不知道明華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高中勉強畢業後,僥倖考取一所大學,雖然卸下了升學的重擔,日子卻過得並不平靜。明華常常覺得頭痛、失眠和焦慮不安,並且比過去更不愛說話。

大二那年,在一偶然的機會裡,他與同學一齊加入了某教會團契,開始對宗教表現得異常狂熱。大三的暑假,在某次聚會後,他突然提議大夥兒一起徒步走橫貫公路,遭到反對後,一氣之下,就獨自束裝出發,走了七天,沿途採集了許多各種怪異的石頭帶回來,分贈給團契眾弟兄姊妹。明華這一連串獨特的舉動,似乎並未得到大家的重視,他憤憤地將石頭倒進河裡,自稱是代表「破釜沉舟」的決心。

團契的輔導,焦頭爛額的陪著他好幾天,也沒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時明華失眠、頭昏、頭痛、耳鳴等症狀愈來愈嚴重,成天胡思亂想,甚至開始懷疑父母偏心,自己可能不是父母親生的等等。終於在大四畢業前不久,一次連續三天公開對人宣稱他就是神,行為怪異,狀極可怕。

明華被診斷得了精神分裂症,母親哭哭啼啼一口咬定,他的兒子就是信教信迷了,才得此此病。

【分析】

患者是個沉默寡言內向的「乖」孩子,由高二那天,覺得女老師喜歡他以後,成績退步,直到大四畢業前的突然發病,整整六年之中,患者的症狀,一而再、再而三的轉變,最後投身到信仰,並於發病的同時,也出現一些與信仰有關的妄念和幻覺;這到底是因信教信迷了而發病呢?還是有關宗教上的妄念和幻覺,或是整個精神分裂症狀中的一部份而已?

由本文痛苦的實例,吾人多麼渴望能整理出一套早期精神分裂症狀的特徵;然而至目前為止只可略分為下列數點說明:

  1. 突然對宗教、哲學的狂熱:在強烈內在的自我衝突下,開始尋找最原始的問題,盡力找尋很多抽象的東西,並沉醉於其中。
  2. 對身體的型態過分注意:因為人的生理與心理原是不可分的,當心理上有困擾或缺陷時,常常以身體的症狀來表達或分擔,或者病態的注意自我身體的型態,患者可能不停的照鏡子,或反覆的要求不必要的美容等。
  3. 性的困擾:在人格發展過程中,性的問題往往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因此當自我功能減低時,可能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性的困擾,如一再的懷疑自己性器官不正常、腎虧。
  4. 對周遭事物敏感而多疑:此時患者外表看來似乎很有個性,又捉摸不定;甚至覺得父母偏心,懷疑自己不是父母所生,到處求證自己的身份。
  5. 患者有焦慮、不安、憂鬱、失眠、頭痛等症狀,外表看來像熱鍋上的螞蟻,甚至常出現反社會的行為,如偷、搶、盜等。

 

抽象觀念缺損

此時病人的外觀,似乎正常,他能夠讀書、考試、謀職,但仔細分析,可能他已經有病了。事實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早期常有「抽象觀念缺損」的現象,因此很容易在其環境四周,尋找一些比較神秘而又富於幻想的宗教、哲學、藝術等,來彌補這個缺損。正巧基督徒們又一再的伸出那溫暖的手,主動地接納每一個願意進教會的人,於是這個陷在孤單、自閉、無助又被大家所遺忘的人,就全心全意的投入教會團契的懷抱。

狂熱的追求,形成了個人在教會中病態的長進,也造成了發病時一些與宗教有關的幻覺和妄念。其實若冷靜的再回顧一下,明華從大二開始投身於宗教狂熱,這似乎也發揮了某些功能,支持他在那一、二年間,恢復了部分的自我功能活躍於團契中。然而隨著病情的發展,也可能因著最後關頭處理上的失常,才突然發病。

關懷、輔導及愛心

至於精神分裂患者,是否仍適合宗教活動呢?聖經上說「神愛世人」,當然也包括了這些不幸生病的人,所以在病癒之後,正當的信仰,也是他們所應享有的權利,甚至在整個復健過程中,這些人極需要大家長期的關懷、輔導及愛心,來重建他們的信心

如今我們也多麼期望,有更多的人,願意沒有偏見的接受現有的精神醫學知識,在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復健的原則下,能更有效的與從事精神醫學工作者,來共同幫助這些最需要幫助的人們。----------(本文與傳愛家族月刊同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