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1979年10月,莒光一村會友在教會門前合影。

光教會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德光路一條小巷裡,如果不特別注意,一般人不容易發現這裡有間教會。其實,因為台灣社會越來越社區化的緣故,許多社區型教會和莒光教會一樣,隱身都市一角,安靜牧養人們的靈魂。

從軍旅到靈旅的將軍

莒光教會的創建者是兩位將軍級的長老──孟慶霖與朱介西,兩人都是黃埔十七期畢業,卻一文一武,孟慶霖身經百戰,槍林彈雨一如家常便飯;朱介西溫文爾雅,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兩人同時受洗歸主,對教會的貢獻一樣盡心盡力,至今不曾稍稍退卻。

「我們家和朱家是莒光一村最早信耶穌的家庭,而且都是從兩位母親開始,然後帶領孩子信主,最後是父親。」初初接觸莒光教會的故事,是透過行道會台北榮耀堂主任牧師孟繁毅,他是孟慶霖長老的長子,也是莒光教會最早的一批信徒。「最早是在我們兩家輪流聚會,後來會友越來越多,覺得有必要建立教會,才在村子口買了一棟公寓,開始興建教會。」

根據孟繁毅的介紹,我們找到記錄莒光教會歷史的一份文獻〈篳路藍縷──莒光三十年(感恩、回憶與勉勵)〉,撰文者就是孟慶霖,文中他如此記述:「莒光一村是國防部陸、海、空三軍上校以上的軍官眷舍,共有八十戶(國防部授權陸總管理),眷戶都忠於國家,對福音有極深的排斥心理。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上帝差遣李伯樹銘、李媽楊輝、楊媽高有德三位,到莒光一村拓荒、傳福音。首先造訪曹媽媽(曹媽媽是敬虔的基督徒),因曹伯伯尚未信主,家中不願接待,村內其他朋友亦多拒而遠之。

這裡有兩句話值得注意,第一句是:「眷戶都忠於國家,對福音有極深的排斥心理。」第二句是:「家中不願接待,村內其他朋友亦多拒而遠之。」

國民政府剛剛播遷來台時,國家仍處於風雨飄搖之際,面對來自西方的基督信仰,眷戶的狐疑與排斥可想而知。然而,國際關懷協會會長李秀全牧師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曾如此說:「1949年政府遷到台灣,那時許多人從軍隊中退下,他們心中沒有目標與方向,內心非常惶恐,因此很容易接受福音……。我們教會在中山北路,很清楚記得中學的時候,宣教士開著一部車到新公園宣傳,車上裝著一個喇叭,叫著:『來信耶穌啊!歡迎來聽道。』常常就有一堆人湧上來,一車一車接到中山北路參加聚會。」

事實上,孟慶霖和李秀全都沒有說錯,1949年左右,台灣的確有一股信仰復興的熱潮,許多青年軍皈信基督,並且帶領六○年代一批年輕傳道人委身傳福音。孟慶霖身處眷村,遭遇的阻力自然很大,但是根據莒光教會的發展,孟、朱二位長老不也帶領同工順利建立教會?

以愛與關懷勝過一切

莒光教會的成長絕不是一帆風順,曾遭遇極大的障礙阻撓,孟慶霖在同篇文章寫道:「村內因信仰不同,有人告狀到陸軍總部,說我們聚會影響了他們的安寧、主日學的干擾和圖利等罪過;另暗中挑撥屋主拒絕讓我們使用房舍,叫我們停止聚會或遷走(當時尚未解除戒嚴)。姊妹們用心地禱告,我和朱伯則親赴龍潭陸總說明後才安然無事,仍繼續聚會。

文中的「朱伯」,自然是指朱介西。這也是莒光教會在稱呼上很大的特色,例如:李伯樹銘、李媽楊輝、楊媽高有德等,都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和絲絲敬意,這正是莒光教會給人最深刻的印象。

↑莒光教會現任牧師、師母──王屏基與凌小萍。

到莒光教會拜訪時,正當我們猶豫是要以「師母」或「大姊」稱呼時,凌小萍十分爽朗地告訴我們:「叫我小萍得了,這樣才親切嘛!」凌小萍是莒光教會現任牧師王屏基的太太,她信主的經歷和過程充分說明莒光教會的發展。「我是由朱媽媽的女兒帶領信主,當時我在國防部上班,教會就像現在的小組形態,一個星期在孟家聚會,一個星期在朱家聚會。那時還沒有教會,只是家庭禮拜。」

莒光教會最早的信仰路線較為靈恩,但隨著人數增多與教會成立,開始有所改變。「那時許多人不了解靈恩是什麼,也不知道被聖靈感動是什麼狀況,因此產生疑惑,所以,我們逐漸走向中間路線。」凌小萍對莒光教會的成長過程如數家珍,但在她的信仰生涯中,最教她感恩的是懷孕時發生的奇蹟,這段經歷與王屏基有密切關係。

「小萍有先天性心臟病,其實不能懷孕,加上我是軍人,部隊怕她拖累我,總是勸阻我結婚,但我對同仁說:『結婚是我自己的事,如果你們阻止,我就退伍。』最後我和小萍終於結婚。」王屏基的口氣充滿感恩與感慨。「小萍因為我是獨子而堅持懷孕,感謝主,懷孕後身體竟然沒有出現任何不良的狀況。」凌小萍在旁補充:「可是,要生產時卻發現胎位不正──孩子的頭沒有轉下來。全教會都為我禱告,半夜時分,朱媽媽、孟媽媽趕到空總,卻沒能見到我,便在產房外面為我禱告,這是極美的見證。」凌小萍有些哽咽,繼續說道:「由於胎兒的頭沒有朝下,最後只得剖腹生產。第二天醫生巡房時告訴我,因為胎便累積,孩子如果頭朝下,反而會吃到胎便導致中毒,我和先生聽了立刻感謝上帝。自懷孕以來,許多人為我們禱告,最後才能平安產子。」

未來的道路在上帝手中

說起莒光教會的未來,王屏基有清晰的概念,他說話極謙虛,而且有條有理。「我們雖然是出身眷村的教會,但是語言上沒有任何隔閡,國、台語都沒有問題,更沒有所謂的族群問題。多年來,我們每年對宣教的支持與奉獻相當多,至今支持八個宣教單位。」限於人手,教會也面臨一些新狀況,其中王屏基最重視的是教會的內部建造。「青少年是我們最重視的一群,讓他們在小組中成長,進而培育適合我們自己的牧者更是重點之一。」

每個教會都有自己的負擔與恩賜,莒光教會在一個小眷村興起,雖然規模不大,卻忠心牧養會友與傳承基督信仰,也見證在那個大浪滔天的世代,上帝依然守護祂自己的教會。告別莒光教會,坐在捷運中,我一直思想,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教會見證上帝的榮耀;上帝帶領教會的成長。」

……(文未完,請見2016年2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