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週前,回鄉參加高中同學會,四十幾年不見,卻是依舊可親可喜,沒有隔閡,只是,大家都合著蔣捷〈虞美人〉的一句:「鬢已星星也。」

一個人要如何面對年歲?

二十歲生日是在小島金門度過,那塊寶地,雖說不上狗不拉屎,鳥不生蛋卻有幾分真實。當天晚點名結束,同袍三好友竟端個奶油蛋糕,上面點著蠟燭,一路唱著生日歌,進到我住的坑道中,光影搖曳,砲聲間歇,此景連現在想再編一次,都不可能。而當時的同袍好友,早已渺若參商。

數算年月,宇宙光今年44歲了。就在去年此時,總幹事林哥這麼寫著:
「43年前,1973年9月,
一位七十三歲的老人,
對一個三十五歲的基督徒年輕人說:
『困難總是有的啦!事情還是要做的啦!』」

倏忽又是一年,個位數部分再進一位,但宇宙光不是又老了一歲,而是又經歷了一年恩典與神蹟。週年慶特稿〈袁伯傳奇〉中,曉風姊寫道:「……雜誌辦著辦著就停了,這事很正常。百分之九十的雜誌撐不過五年,能熬過十年、二十年是變態,是不正常,是奇蹟。」

照曉風姊的說法,十年、二十年已「是變態,是不正常,是奇蹟」,那麼宇宙光44年,更是直追周口店北京猿人,人稱「活化石」的存在了。

事實上,我們且試著回憶,44年前的1973年,台灣有哪些民間自辦的雜誌?還有哪些存活至今?這麼數算,說我們是「活化石」竟不是消遣、揶揄,而是讚歎了。追根溯源,宇宙光是因著福音、屬於福音、為了福音而存在的;承受恩典,繼續前行,願我們在接續的歲月中,依然走得堅定、走得穩健,願上帝成全。

既是週年慶的日子,首先就要推薦曉風姊寫的特稿〈袁伯傳奇〉。讀完這篇文章,首先能了解兩方面,一是袁樂民長老的身世;二是宇宙光的初萌與成長。然而,真正細讀下去,就會發現歷史與生命之間交響的山風海雨,撲面而來,這等文章,已不多見,推薦本屬多餘,只是提醒,〈袁伯傳奇〉要好好讀。

馬丁路德改教五百年是今年的重頭戲,本期推出溫英幹教授〈跟著馬丁路德走──記宗教改革五百週年之旅〉,在眾多討論與追尋馬丁路德的活動中,溫英幹教授起而行、走而看,將田野、歷史和信仰結合起來,絕對是今年極其亮眼的風景,我們將分三期陸續刊完,跟隨溫教授的步伐,一站,一國,耐心扎實走去,相信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將再也不會艱深與困難。

……(請見2017年9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