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著季節變換,我們想著:「八月該做父親節的專題吧!」似乎,這已經成了編輯的慣性,但隨之而來的祝福就是── 一旦深入主題,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而後,讀者就有福啦!

八月號雜誌圍繞著父親展開,先介紹「父親節專輯」。專輯總共收錄〈在樂聲中擁抱──艾約銘的父子經〉、〈父女親情一線牽──邱佩汾的每日熱線〉以及〈背影〉,其他圍繞父親主題的,還有「真實故事」〈有一份愛〉、「蔡里長開講」〈逃跑的父親〉等。

其中,〈背影〉一篇感人至深。

中國近代文學中,朱自清的〈背影〉應該是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故事令人動容的引爆點是這樣展開的: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

傅德修用同樣的篇名追念父親,讓人有些訝異,但仔細讀下去,世事乖離、禍福無端、離散悲戚的無奈撲面而來,作者寫道:「十分鐘通話時間到了,爸爸被站在後面戒護的人員帶領站起身來,掛上電話就往右側的門口走去。這次在接見室現場,看到那段路其實只有三、五步的短距離,但是在畫面裡,變成了慢動作的回放……。他一直回首,用他的眼神向我說話,他沒有上手銬,爸爸的背影和看守者的背影,先後消失在右側的門後。」

一樣是父子離別,一樣的感動人心,但為什麼人總是在別離後,才能寫出那分追念與真情呢?或許和父親嚴肅的刻板形象有關吧!對比於母親,父親確實吃虧了些,至少,節日的規格與待遇就大大不如。

〈有一份愛〉這篇故事,深切描繪父子三代的親情,呈現三個截然不同的世代。父子間容或有世代、教養方式的差異;不變的,是真心付出與無盡包容。

與這篇遙相呼應的,是「書寧看日本」的〈伊王島的小小子之歌〉。書寧的文筆一向讓人感到溫和舒適,卻又其中有淚,淡淡流淌;配上她專長的插畫,讀來、看來更讓人難以忘懷,尤其是〈小小子之歌〉最後兩段:「小小子魂魄渺又微,幽然穿雲抵天門,彼得板臉擋去路,若要進天國,恐怕個頭兒太小了,太小了,真的。上帝抱起小小子,笑容滿面開口說,若要進天國,唯獨這種心靈可愛的小孩子,唯獨小孩子,真的!

〈小小子之歌〉餘音嫋嫋,讓人低迴不盡;而相對於文學中的憂傷與感懷,信仰中的父親,卻是讓人嚮往、可以全然依靠,只要我們是:「唯獨這種心靈可愛的小孩子,唯獨小孩子,真的!」 (全文完)

……(請見2017年8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