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豎立在鬥獸場古蹟內的十字架。

年(2016)年初,我有機會來到羅馬,教課之餘,華人教會的朋友帶我四處參觀古蹟,教堂、壁畫、雕塑之多令人目不暇給。尤其是那些與初代教會相關的古蹟,如鬥獸場、保羅殉道處、地下墓窟等,總令我有特別深刻的感受,也更加佩服被保羅稱讚為「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羅馬書一章8節)的古羅馬教會。

流淌榮耀的殉道之血

鬥獸場,又名競技場、角鬥場,是最能代表古羅馬社會生活的古蹟,也是基督徒經由殉道戰勝死亡權勢的榮耀見證。在鬥獸場的眾多殉道者中,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丟(Ignatius)的勇氣最為突出。他將殉道視為無上的榮耀,在被押往羅馬途中,特地寫信給羅馬的基督徒,希望他們不要設法營救他,免得妨礙他盡快殉道。他寫道:「讓我當野獸的飼料,這就是我能接近上帝的渠道。我是上帝的麥子,我即將被野獸的利齒磨成粉,好為基督做一塊精純的麵包。……遇上烈火、十字架、與野獸的搏鬥、斷肢、碎骨、粉身、魔鬼的殘酷折磨,反而讓我走向耶穌基督。」經過三百年的逼迫、殘害,初代教會終於獲得勝利,今日的鬥獸場中已聽不見群眾的喧囂與野獸的咆哮,只看見十字架巍然豎立,榮耀主名。

保羅在羅馬被監禁兩次,第一次仍有相當的自由,但經常有羅馬士兵在旁監視。他在這段時期寫了〈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等「監獄書信」,也因為他與羅馬士兵朝夕相處,太熟悉士兵的軍裝與兵器,才會在〈以弗所書〉末了,勸勉基督徒務必要穿戴全副的軍裝,才能打贏屬靈的戰爭。第二次監禁則受盡折磨,並以斬首殉道告終。如今羅馬有關保羅的古蹟,一是冠冕堂皇的聖保羅教堂,一是莊嚴幽靜的三泉隱修院。聖保羅教堂的庭院中有一尊巨大的保羅塑像,右手持劍,左手持聖經,代表保羅是真理的使徒,是奠定基督教信仰的神學家。塑像基座上的兩行文字,「傳講真理、外邦人的使徒」,說出保羅在初代教會最重要的兩個身分。三泉隱修院是保羅第二次監禁的地方,形同地牢,狹小難受。站在陰暗的地牢外面,默念保羅在最後書信中的最後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四章7~8節)更能體會保羅書寫時的心境,不愧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信心英雄。

羅馬最著名的地下墓窟位於阿庇安古道兩側,縱橫交錯於地下,分為四層,如同迷宮,綿延不絕。如今開放參觀的僅是第二層的一小部分,有各種語言的導覽員引導解說。華語導覽員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神父,身體硬朗、和藹可親,在他的引導解說下,我們對地下墓窟有了粗淺的認識。這裡曾經是最早的「地下教會」,是五十萬名以上基督徒的葬身之地,包括十六位教宗在內。有一位教宗正在這裡主持彌撒的時候,當場被闖入的士兵殺害。有一位貴族少女名叫則濟利亞(Cecilia),她因堅持信奉耶穌而殉道,也葬在這裡。後來她的遺體被移到記念她的教堂,藝術家為她做了一尊塑像,安置在原先放置遺體的地方。她的側身臥姿塑像,左手比出一指,右手比出三指,代表她相信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令人印象深刻。

↑地下墓窟中的則濟利亞(Cecilia)塑像,左手比出一指,右手比出三指,代表她相信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

在地下墓窟的牆壁上,到處可見初代信徒對復活的盼望,透過各種象徵性的圖畫表達出來。約拿在魚腹中三天後重見天日,代表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船的圖案,代表得了救贖的靈魂從今生駛向永恆的天國。錨的圖案,代表在驚濤駭浪的逼迫中,基督徒仍有可靠的盼望。牧羊人背著小羊,代表耶穌是好牧人。各種動物、植物也都代表生命的大能與復活的盼望。老神父一再強調墳墓不是死亡的地方,而是休息、等候復活的地方。我注意到,每一次老神父說「他們的復活」、「他們的盼望」之後,都會加上「我們的復活」、「我們的盼望」。難怪老神父的導覽那麼精采動人,原來他不是在述說別人的故事,而是在述說自己的故事。對永生有盼望、有把握的人,總是把今生的工作做得特別出色,這是我從老神父身上得到的感想。
 
那天參觀地下墓窟後,同行的教會弟兄在墓園大門口將車停下,帶我走進一座狹小卻著名的「主何往教堂」。相傳,耶穌的門徒彼得在暴君尼祿下令捕殺基督徒的時候,匆匆逃離羅馬,卻在這裡遇見耶穌。彼得問耶穌:「主往何處去?」耶穌回答說:「我要去羅馬再一次釘在十字架上。」於是彼得醒悟過來、改變心意,掉頭回到羅馬,帶領堅固教會的信徒,最後以倒釘十字架的方式殉道。後人在這裡建造教堂,命名為「主何往教堂」。

在這不大起眼的教堂裡,大理石地面上有一雙耶穌的腳印,象徵耶穌與彼得在此會面。另有一尊波蘭作家顯克維支(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的塑像,安放的年代應該距今不久。相傳顯克維支就是坐在這間教堂內沉思時,決定要寫一本以這間教堂為書名的小說,詳述初代教會在尼祿迫害下的考驗與勝利。《你往何處去》(Quo Vadis)於1895年出版,大約到1901年時,這本書僅英、美兩國就銷售了兩百萬本左右。1905年,顯克維支以這本著作及其他史詩風格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那時《你往何處去》已有三十種以上的語文譯本。1951年好萊塢根據此書拍成電影《暴君焚城錄》,由當紅影星勞勃泰勒(Robert Taylor)與黛博拉蔻兒(Deborah Kerr)主演,獲得奧斯卡獎八項提名,躋身經典影片之列。顯克維支去世至今整整一百週年,我在羅馬看見他的塑像,有點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近年來,我常到各地講述宣教歷史,而我的第一堂課,往往是從當地的宣教歷史說起:有哪些宣教士來過這裡?或者,這裡是哪些宣教士的家鄉?如果我講的當地學員都不知道,他們就有收穫;如果我講的他們比我還清楚,我就會有所得。這次來到羅馬,卻遇到一點困難,因為我講的主要是基督教(新教)的歷史,而義大利自古以來就是天主教重鎮,很少義大利人是基督徒,更遑論成為基督教的宣教士。若是講天主教來華傳教的人物,那像滿天繁星那麼多,單是明末清初的耶穌會,就可以列出范禮安、羅明堅、利瑪竇、郎世寧等人,而且個個都是重量級的人物。但是,義大利籍的基督教宣教士寥若晨星,我可以介紹哪一位呢?

……(文未完,請見2016年3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