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英國處處綴點優雅的風貌,孕育出大文豪莎士比亞、解經王子摩根、講道王子司布真、一代屬靈偉人約翰衛斯理及無數宣教士。圖為聞名世界的倫敦塔橋。

年英國連續發生三起震驚全球的恐怖攻擊,釀成三十三死、兩百一十四傷。原本處處綴點優雅祥和的田園風貌,孕育過不朽大文豪莎士比亞、解經王子摩根、講道王子司布真、一代屬靈偉人約翰衛斯理及無數宣教士的島國,何以淪為恐攻的目標?大部分人認為:都是英國參戰伊拉克惹的禍。


↑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

的確,自從2001年美國九一一恐攻事發後,伊斯蘭教恐怖勢力與西方基督教國家的緊張關係升溫到沸點,而英國自豪表態是「美國在歐洲最親密的盟友」,又參與美國的報復行動,自然「惹禍上身」,成為恐怖組織的「頭號攻擊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恐攻的犯案者多半長年居住在英國,其中犯下曼徹斯特爆炸案的阿貝迪,是在英國出生、自幼接受英國教育的利比亞難民第二代。他的家庭與許多英國家庭相仿,都在英國福利制度的蔭護下過著安穩生活。既然如此,為何他沒有心生感激,反而產生仇恨?用極端手段殺害無辜民眾,再賠上自己的性命?

種族歧視種下禍根

我自己寄居英國十五年,一路走來,種種滋味,五味雜陳。在法令與制度健全的英國社會架構裡,不同族群一旦入籍,生活即受保障,致使英國的移民潮洶湧不息。但另一方面,英國人普遍拘謹保守,「異族」較難打入本地人的圈子,這種現象在東北及西北英格蘭尤為顯著。因此,全英各地處處有移民的群居地,例如:印度及巴基斯坦人聚居的印巴區、黑人區及難民區。來自不同國家的穆斯林因宗教文化的獨特性,更是習慣群居在一起。面對不同族群,英國政府為保護人權,用法令嚴禁「種族歧視」在學校及工作場所發生。

那麼,英國人有沒有「種族歧視」?
答案是:「沒有『才怪』!」

陪伴三名兒女走過成長路,從公共場所掃射過來的奇異眼光已訴說:「你們是『異類』!」英國同學在言語上的欺凌,鮮活地將「種族歧視」烙印在孩子的生命中。然而,華裔父母大多較注重子女的學業成績及才藝栽培,所以華人學生多半勤奮用功,在校表現優異,是故因「種族」而起的「歧視」往往演變成「嫉妒」,再昇華成望塵莫及的「羨慕」。但對來自伊斯蘭教國家,甚至難民家庭的下一代卻不然!

是誰教會他們「恨」為何物?

自以色列復國,以色列人民與鄰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因領土及天然資源相爭,宗教衝突年年升溫,並發展成伊斯蘭教與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對立情勢。一些伊斯蘭教國家戰亂不斷,不少人攜家帶眷投奔歐洲各國重組家園,英國表面上對難民採寬容態度,遂吸引不少移民及難民。他們保持伊斯蘭教的信仰和生活習性,並將這些「傳統」帶給下一代,使子女在服飾、飲食、日常生活習慣上處處顯露出他們是穆斯林,別人自然對他們貼上「你是來自伊斯蘭國」的標籤。無形間,英國人與周遭穆斯林之間已升起一層信仰對立,而這「對立」隨著近年「伊斯蘭國」的血腥恐攻事發,更是燃燒到最高點。

「你有帶刀來學校嗎?」一位來自良好家庭背景的利比亞男生被同學問得啞口無言。在倫敦、曼徹斯特等種族複雜的大都市,好些來自弱勢家庭的年輕穆斯林處境艱難,從遭冷漠對待到被不良白人青少年欺凌甚至毆打。大環境的「不接納」,潛移默化教會了英籍穆斯林新生代「恨」為何物,再親睹新聞中家園經年戰亂、同胞遭凌虐死傷無數的報導,這「恨」烙得更深更痛!

「恨」既在他們心裡懷了胎,就生出「想報仇」的罪念,但促成這惡念成為行動,則是「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的錯誤宣導」。英法兩國的恐攻主嫌,都受到恐怖主義組織或仇恨意識形態影響,進而成為「本土成長暴力極端主義分子」,以自殺作為必要攻擊手段,不鎖定目標,卻在開放自由的空間竭盡一切製造最大傷亡,只為摧毀社會安寧,將驚慌與痛苦帶給原本生活穩定的英法人民,讓這些基督教國家親身感受,伊斯蘭教國家長期受侵略以至家破人亡的慘痛!

聽信謊言的世代

問題是,恐怖組織所倡導的極端思想,擺明是不共戴天的犯罪行為,嚴重違反道德,殘忍可恥到極點,為何總有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接受「洗腦」,不惜賠上性命捲入恐攻行列呢?答案是:不幸的,他們都聽信了「謊言」。

「謊言」是什麼?「維基百科」解釋:它是「以欺騙為目的的陳述」,是假的、扭曲事實的、非真實存在的。若從基督教信仰來看,舉凡一切與上帝的真理相違逆的心思意念、理論想法……都是謊言,無論來自個人、組識或思想體系,只要違背聖經真理就是錯誤,例如:「殺人」是替天行道、「同婚合法」是尊重人權、「婚外情」是找到真愛,這些都是謊言。遺憾的是,我們正活在一個聽信謊言的世代,許多社會暴行、青少年犯罪及家庭破碎的起因,都是人心的罪念接受撒但的「謊言」所造成。

↑伊斯蘭教國家戰亂不斷,不少人攜家帶眷投奔歐洲各國重組家園。

舊約〈創世記〉記載:夏娃因「聽信」蛇的謊言,違背上帝的吩咐,吃了分辨善惡的果子,雖然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三章4節)但他們果真不死嗎?不,他們死了,被咒詛了,與上帝隔絕了,讓罪在人類社會掌權直到今日。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以「聖戰」為名展開屠殺,用「神聖的戰爭」誤導無知的青年穆斯林。事實上,「聖戰」對穆斯林真正的意義是,要跟自己心中的魔鬼及私慾奮戰,誠如聖經〈加拉太書〉五章17節所提到「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是要靠著神聖的力量去戰勝人的天生罪性,並非實際去展開殺戮的戰爭。

恐怖組織扭曲「聖戰主義」的真理內涵去迷惑人心,展開殘忍無比的殺戮行動,使西方國家進入空前恐慌期,英國許多機場和火車站不再擺放垃圾桶,以免遭放置炸彈。巴黎恐攻後,倫敦有些青少年產生「幻聽」現象;五月曼城恐攻過後,全國各中小學都慎重投入學生精神心理的諮商輔導……。

為真理而戰

英國自2016年脫歐以來,人心動盪不安,進入多事之秋。幾起恐攻事件後,接著發生西倫敦格倫費爾塔樓大火事件,本文完稿前,倫敦又傳出貨車撞擊穆斯林的報復行動,英國瞬間成為世界焦點,負面新聞頻傳。對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這些不是新聞,而是每天實在面對的威脅與壓迫。到底,英國是怎麼一回事?她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英國突顯的,正是所有基督教國家的危機:道德意識沉淪、教會屬靈光景沒落,以及個人主義脹溢。雖然英國有悠久的基督教信仰背景,但因生活安逸,使人心傾向於追求滿足自我享樂的個人主義,教會學校的基督教教育只流於形式,信徒做禮拜成為例行公事。教會長久以來缺乏「苦難」,以致未能儆醒──基督徒在這悖謬的世代要為「真理而戰」!

追逐個人主義的結果,導致個人靈性敗壞及社會混亂不安,那管轄世界、與上帝為敵的惡魔,就抓住英國這些小辮子,進行一波又一波攻擊毀壞。倘若基督徒能「覺醒」,痛定思痛決心靠著從上帝而來的力量,戰勝個人罪性裡的邪情私慾,成為能夠「持守真理」的人,就可以站出來為「真理而戰」,而基督真理在信徒生命裡的復興,正是對抗撒但最有力的武器。

「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唯靠聖經真理的總綱──「愛」,才能化解衝突!西方基督教國家的百姓若能活在真理裡,自能用寬容接納的心去體會移民穆斯林的處境,甚至生發憐憫,付出「愛」的行動。

正值青春期的小兒子因曾遭受歧視,所以特別關懷新轉校、與他成為同學的穆斯林男孩,除了幫助他們解決課業上的難題,更在課餘結伴,一起逛街、打球。這些濃眉大眼的穆斯林男孩,有的來自埃及、利比亞或巴基斯坦,他們都來過我家作客,對美味的中國菜讚不絕口。他們的父母平易近人,主動向我伸出友誼之手,邀約一起喝茶談天。因著愛的付出,原本信仰對立的兩個家庭沒有敵意,反而築起良性互動的橋梁。

聖經的話是真實的:「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四章8節) 英國既是基督教國家,一直以來,聖經教導的真理原則,是全國所有學校用以栽培學生品格的範本,而「愛」更是信仰生命中最崇高的美德。如何落實「愛的教育」以消離「恨」,使恐怖組織無法繼續用「謊言」擄掠穆斯林少年去犯殺人罪?這是當務之急,更是英國人民面對恐攻首要思考的課題。若無人教導這些第二代穆斯林孩子「恨」是什麼,他們不知有「恨」,自然就無法讓「謊言」擄去,參與死亡攻擊了。

……(請見2017年9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