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以禱告的雙手,圍護著十字架。博愛浸信會的建築,訴說了他們的期許。

報導花蓮新城卡來萬教會之後,我們的足跡來到花蓮市區拜訪博愛浸信會。在一般人的印象裡,花蓮住著許多原住民同胞,這並沒有錯,但是九萬多原住民在花蓮總人口三十多萬人中,只佔了四分之一,最大量的住民還是漢人,博愛浸信會就是以漢人為主的教會。

自然而堅持的牧師

花蓮博愛浸信會是一棟嶄新的建築,落成於2013年,和以前老舊、使用了數十年的平房相比,自有一番興旺景象。整個會堂以透明玻璃打造外觀,讓人從外面就將裡面看得一清二楚,降低不少對教會的距離感;而最亮眼的,是雙手合成禱告的造型和高舉的十字架,蘊含教會自我期許成為心靈漂泊者的歸屬。初見主任牧師張木泉讓人有些訝異,他的隨和不僅包括和藹親切的態度,更表現在簡單的衣著上,其隨性與輕鬆和許多牧者的嚴肅整齊大不相同。而後我們才想起當天是週一,應該是牧師休息的日子,張木泉是犧牲假期來接受我們採訪。

「我到花蓮已經二十六年,剛來的時候,這裡一切都很簡單,包括教會人數也很簡單,大約不到五十人。」從容貌上看,我們很難把「二十六年前」這個數字和張木泉連結起來,他看上去約莫四十歲,難道他十四歲開始牧會?抑或駐顏有術?面對我們的疑惑,張木泉絲毫不以為意,只淡淡地說:「看上去幾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活得很喜樂。」其實,從側面資料我們得知,張木泉的年歲與花甲之年已經說得上關係了。在花蓮這樣的偏鄉,一待就是二十六年,自然不是容易的事,張木泉回憶當初的光景,娓娓說道:「我和妻子來到花蓮一直服事到現在,當然也曾遭遇挑戰和困難。」

偏鄉二十六年的牧會過程絕非一帆風順,事實上,頭兩年張木泉一直在和上帝拉扯,即使天性無比樂觀,窘迫的景況還是常常讓他幾近崩潰,「放棄吧!」這樣的意念不時出現在腦海中,但兩個方面的影響,讓張木泉逐漸順服安定下來。一是,每次灰心喪志時,上帝都會透過經文或見證安慰提醒他,讓他回到上帝面前,全心順服仰望。在生活中,上帝也總是不吝給予禮物,小至一台電鍋、大至一部汽車,上帝都感動人奉獻,讓他無法不降服於祂的愛。

另一個關鍵是張木泉很願意自我充電,他每天清晨四點半一定起床禱告、親近上帝,提醒自己只是上帝使用的器皿。「煉淨渣滓去,更合神心意,全心順服主,至死永不渝。」這是張木泉從神學院畢業時與上帝立下的約定,簡短二十字,卻是他用盡半生將生命委身花蓮的見證。回首二十多年來時路,張木泉平靜告訴我們:「這裡是我第一個牧會的地方,也是最後一個!」

花蓮唯二的千人教會

博愛浸信會目前是花蓮境內唯二的千人教會──另一處是美崙浸信會。從一個不到百人的教會,成長為一個千人教會,張木泉經歷過不少事件。「剛來的時候,教會有人覺得:『這個牧師好像太隨和了,應該要嚴肅一些。』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內心是很嚴肅的,只是不希望整個氣氛變得很死板;不過妻子也曾勸我要正經八百一點。」除了對態度的要求外,張木泉也面臨新舊之間的調整與挑戰。「那時,許多會友沒有經過嚴格、完整的教理訓練,所以我除了加強講道內容,也舉辦許多基督教義的課程,半鼓勵、半強迫要求大家參加。」他輕鬆笑著告訴我們:「但是有些人認為,我應該專注與加強探望、關懷這些事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竟有弟兄姊妹選擇離開教會,包括極重要的領袖人物。可是,我堅持認為,基礎的真理一定要堅守,課程一定要繼續開設,讓基督信仰的真理與薰陶在教會中生根發芽。幸好,更多的人支持我的想法,加入各種訓練課程,教會能夠慢慢穩定成長到今天,應該是奠基於堅持學習信仰真理。」

張木泉起身,從身後鐵櫃翻出一疊又一疊講義,厚厚的資料中,一絲不苟地註明時間、地點、課程、出席人數等等,我注意到許多講題中,有一條是關於達爾文演化論的思考,這樣的深度,在一般教會並不多見,可見張木泉的用心與涉獵之廣泛。

婚姻的盒子中裝著什麼

對於教會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張木泉有個觀念很重要,就是婚姻與家庭。2016年5月2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在博愛浸信會舉行,當地最重要的媒體《更生日報》標題如此寫著:「上帝見證,牽手逾十五年,十五對佳偶再走紅毯」。這場婚禮在花蓮引起一陣轟動,為基督信仰與婚姻做了美好的見證。

十五對佳偶中,年齡最長的一對是張健中和陳素娥,他們結縭已經六十二年,婚禮中,張健中坐著輪椅,由陳素娥陪伴出場時,現場一陣陣讚歎聲與掌聲不絕於耳。至於為什麼要辦這場婚禮?張木泉的看法很深入,他笑容洋溢卻很嚴肅地告訴我們:「現代社會中婚姻和家庭受到嚴重衝擊,但在基督信仰中,這卻是最重要的。我想藉由這場婚禮提醒弟兄姊妹和社會大眾,婚姻和家庭是一切的根本,一定要好好經營,要倚靠信仰來完成這件美好的事。」

張木泉用盒子來象徵經營婚姻和家庭,他認為婚姻就像一個空盒子,每對夫妻要為盒子裝入什麼呢?第一年裝的是恩愛、甜蜜、熱情,然而隨著歲月與生活的壓力,開始裝入工作、忙碌、冷漠、自私甚至仇恨,即使沒有離婚,但已不再享受婚姻,而是忍受婚姻。張木泉幽默形容:「十五年以上的婚姻,盒子都已經相當老舊,外觀不再亮麗,但是卻更需要放好東西到盒子裡。比如說,張健中與陳素娥這對夫妻,六十二年中放進了謙卑、感恩與饒恕,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把耶穌和聖經真理放進盒子裡,便能夠蒙受上帝最大的祝福和恩典。」

牧者辛勤耕耘、會友齊心合力,都是博愛浸信會成熟的動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聖經真理上的堅持,以及對信仰的熱情才是根本關鍵。花蓮,雖然處於後山,資源與條件有限,但一如婚姻與家庭,要在信仰的盒子中放入什麼,十分值得我們深思。離開博愛浸信會,離開花蓮,我們教會巡禮的腳步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出發。

……(文未完,請見2017年6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