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圖(左)海蒂‧懷爾特,圖(右)康威爾牧師

金57分錢──大約等於新台幣17元──能做什麼呢?

17元銅板拿在手上或許一點感覺都沒有,在台北坐趟公車就要15元,17元甚至不夠坐捷運,進到便利超商買瓶飲料就沒了,還不夠買兩顆茶葉蛋、買一杯咖啡或手搖茶。到底……57分美金可以做什麼啊?

但是,57分美金在上帝的手裡卻可以買大樓、蓋教會、建大學、辦醫院,你相信嗎?

擁擠的兒童主日學教室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末的美國費城(Philadelphia, PA),故事的主角海蒂‧懷爾特(Hattie May Wiatt,1877~1884)就住在懷恩堂(Grace Baptist Church)附近。自從新聘的牧師康威爾(Russell Herman Conwell,1843~1925)在1882年來到懷恩堂以後,因為他生動活潑又深入淺出的講道風格,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聽道,懷恩堂原本的場地已經足夠容納六、七百人,但會眾仍然經常把大堂擠得水洩不通,到最後,甚至要幾週前先領號碼牌才能進入教堂參加崇拜,就連兒童主日學也因為人數過多,許多孩子不得其門而入,小海蒂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小海蒂並未因此轉身回家,而是帶著課本在門口等候,心裡想著:「或許待會有孩子離開吧!這樣我就能夠進到教室了。」當康威爾牧師看到在門口徘徊等候的海蒂時,忍不住將她抱起,讓她騎在自己的肩頭上、擠進主日學教室,並且設法找了張椅子給海蒂坐,好讓她可以順利上課。

隔天,康威爾牧師在前往教會途中,遇見正要去上學的海蒂,他對海蒂說:「海蒂,我們很快就會有大一點的主日學教室了。」

「但願如此,」海蒂回答,「教室太擠了,我不敢一個人進去。」

「我們正在募款,一旦募到足夠的錢,我們就會蓋一間很大的教室,讓所有孩子都能上主日學。」

其實,康威爾牧師一到任,心中就有擴建教會的藍圖,卻沒有這個把握,因為他們的會友雖多,但大家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就在他與海蒂對話不久之後,海蒂得了白喉,這是當時相當危險的疾病,康威爾特別前往海蒂家為她禱告,希望她能盡快康復。孰料數週後,海蒂還是蒙主恩召,離開人世。在葬禮上,海蒂的母親給了康威爾牧師一個小錢包,她告訴牧師,這是海蒂為了新的主日學教室所存的零用錢。康威爾打開一看,裡面有57分錢,他大受感動與激勵,決定要努力完成海蒂的夢想。

小海蒂的奉獻

康威爾牧師首先將這57分錢換成57個便士銅板(57 pennies),在教會與會友分享海蒂的見證與奉獻之後,便將這57個便士進行拍賣,得到250元美金──有些弟兄姊妹把自己購得的便士又還給教會,康威爾牧師就把這些原始的銅板保留下來,最終共有54枚便士回到教會。康威爾將250元又換成25,000個便士再次進行拍賣,並且另外用海蒂的姓氏成立懷爾特協會(The Wiatt Mite Society),專門管理這57分錢拍賣後的所得,沒想到,第二次拍賣所得就足以買下教會北面的地產,提供主日學使用──海蒂的夢想成真了!

然而,事情卻沒有停在這裡。很快的,由於懷恩堂人數不斷擴增,場地又開始擁擠不堪,康威爾牧師決定另外購地來蓋新教堂,並尋得一塊合適的地方,當他第一次前往拜訪地主貝爾德(James Baird Weaver,1833~1912),詢問他願意用多少錢將地賣給教會時,貝爾德要價三萬美金,康威爾牧師很誠實地回答:
「我們只有54分錢。」

回到教會,與執事商量以後,康威爾牧師再次去找貝爾德,問他是否願意將這塊土地保留五年,直到教會存夠三萬元。不料,貝爾德卻說:
「雖然這塊地價值三萬元,但我重新考慮以後,願意用兩萬五千元賣給教會,並且,你們只要付我54分錢當頭期款就可以。」

54分錢?這不就是第一次拍賣後,弟兄姊妹又奉獻回給教會的那筆錢嗎?原來貝爾德知道海蒂的美好見證後,決定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將地賣給教會。按著他的要求,康威爾牧師將這54分錢給了貝爾德,並取得付款證明(事後,貝爾德又將這54分錢當作禮物,還給教會)。

用57分錢蓋起來的教會、學校與醫院

除了買地,當然還要建立教堂。1891年,教會新堂落成,懷恩堂可以容納約三千三百名會眾,但同時也欠下十萬九千元美金的債務,這筆金額在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是相當大的數目(換算成今天的價值,大約兩百萬到五百萬美元之間),靠著弟兄姊妹的奉獻,經過漫長的二十一年,債務總算全部還清。建堂初期,一位弟兄建議在欠款還清前,不應該使用「懷恩堂」之名,教會也同意這樣的看法,因此更名為「天普浸信教會」(The Baptist Temple),儘管今天教會因為搬離原址,正式名稱已經改為「藍鐘懷恩堂」(Grace Baptist Church of Blue Bell),但「天普浸信教會」(The Baptist Temple)一名仍更為人所知。

↑上帝將57分錢變成一幢能夠容納三千三百人的教堂。懷恩堂搬走後,原有建築改為天普大學表演藝術中心。

小海蒂的57分錢不僅換得新的主日學教室,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有名的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也是從這個新的主日學教室開始的!原來康威爾牧師從1884年開始,就利用夜間在教會幫一些工人上課,鼓勵他們不斷學習,慢慢的,學生越來越多,教會原本的場地不敷使用,就在這個時候,小海蒂的57分錢換得新的主日學教室,「天普學院」(Temple College,Temple University的前身)便使用這個場地,在1887年正式成立並開始正規課程。而在新堂落成以後,舊的主日學大樓便在隔年(1892年)變成好撒瑪利亞人醫院(Good Samaritan Hospital,今天的天普大學附設醫院,Temple University Hospital),特別針對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窮人──無論種族、國籍──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由康威爾牧師出任第一任院長,醫院運作所需的所有款項,均由懷爾特協會贊助。可以說,小海蒂的57分錢不僅購得主日學教室、改建新的教堂、幫助天普大學成立,還辦了醫院!

在人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

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十一章4節)小海蒂在世上的生命雖然短暫,美金57分錢雖然微不足道,但因著她對上帝單純的信心與願意奉獻的熱心,上帝將這57分錢變成一幢新的主日學教室大樓、蓋了一棟能夠容納三千三百人的教堂(在懷恩堂搬走以後,教堂原有建築變成今天的天普大學表演藝術中心Temple Performing Arts Center)、讓天普大學能有地方正式開辦授課,並開辦了至今已照顧成千上萬人的慈善醫院。

在人看來毫無可能的事情,交在上帝手裡卻是「凡事都能」!

……(文未完,請見2017年4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