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今年(2016)是宣教士馬偕博士逝世144週年,6月2日更是台灣基督教史應該記念的日子。面對這麼重要的宣教人物,我們不僅應該熟悉他的事蹟,更應該進一步追問:該如何記念馬偕?他遺留的事蹟與精神要如何發揚呢?身為基督徒更要問:如何由此而有宣教的思考與作為?

↑蘇文魁主持淡江中學校史館,對馬偕的事蹟與史蹟瞭如指掌。

過台灣許多校園,總會感到非常開心,因為大都是五彩繽紛,設計施工俱見匠心,其中最讓人欣羨讚歎的應該是淡江中學與真理大學,因為這裡有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馬偕史料與建築,這些珍貴的資產不僅讓淡水小鎮躍出一隅之地,更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名勝。為了了解馬偕與淡水,以及如何推動以馬偕事蹟為核心的宣教活動,我們走訪了淡江中學校史館主任蘇文魁長老。

教會需要走出去

蘇文魁對馬偕的事蹟與史蹟瞭如指掌,身為淡水人,他生於斯長於斯,對這個小鎮的情感與認識自然不在話下,加上任職的淡江中學校史館收藏台灣最多最珍貴的馬偕遺物,因此,蘇文魁對如何記念馬偕自然有其重量級的見解。

「要談記念馬偕,我想先從基督信仰在台灣的發展談起。」很顯然,蘇文魁的回答經過相當縝密的思考,「我覺得台灣基督信仰宣教有個極重要的關鍵,就是要『走出去』。很多時候,一般人不是不接受基督信仰,而是我們自我設限。」

蘇文魁的聲音宏亮而自信,與他的外型、身分十分相襯。「我們常常習慣待在教會,喜歡邀請人到教會,但如果人家不來,我們該怎麼辦呢?那就要走出去,讓別人看到基督信仰的美好,再把他們帶進教會啊!」蘇文魁的看法相當程度說出台灣許多教會的「罩門」,但是這與記念馬偕有什麼關係?

「1871年,馬偕從加拿大來到台灣,就是『走出去』的代表,如果144年前他只是待在加拿大,怎麼會建立台灣的基督教會?怎麼會對整個台灣有所貢獻?」從「走出去」的概念,蘇文魁回到思考的核心,「我們想想看,台灣有幾個城市有淡水這條件?美麗的風景、豐富的文化、珍貴的史蹟與文物。這些都是宣揚馬偕──也就是宣揚基督信仰最好的條件啊!所以,記念馬偕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他的精神,從教會走出去,人們才會走進教會。」

蘇文魁一語道破記念馬偕與宣揚基督信仰的關鍵,而且,他更將整個思考提升到政策層面。「淡水應該成為窗口,一個代表台灣向國際敞開的窗口。」蘇文魁語氣中充滿期待與興奮,雙眼閃耀光芒,「馬偕是國際知名人士,我們卻只偏重他本土與在地的意義,真的很可惜。事實上,他的事蹟早已到達國際研究與探索的層次──僅僅只是英國與加拿大,加上中國大陸,每年就有許多教會界人士與觀光客到淡水,這不就是我們宣教最好的機會嗎?這樣去思考,才是記念與發揚馬偕精神最好的方向!」

……(文未完,請見2016年6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