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卡拉瓦喬的〈聖托馬斯的懷疑〉,描繪耶穌復活後,門徒多馬用手觸摸耶穌身上的傷口。

於復活的信仰,我們應該從〈創世記〉開始思考。因為復活是上帝原先就已經設計好的,先有復活,才有死亡──因為,上帝一定預先知道亞當偷吃禁果的事情,所以,上帝理當有應對這件事的設計。

復活,需要倚靠生命樹,但上帝把生命樹挪走了,這是相當奇怪的事;換言之,上帝不會讓亞當在犯罪的情況下「不死」,有罪而不死,其實是折磨。因此,上帝讓亞當的肉身折磨有結束的時候。從這個角度來看,死亡既是咒詛,也是仁慈。雖然這是個不得已的結果,但上帝早已設計了復活,以使萬物生生不息。復活隱藏的意義,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啟示中即可充分體會。

清楚明白的復活

世界許多宗教都期待復活,尤其是埃及人,他們對死亡非常慎重,因為期待復活的時刻來臨。佛教則把復活解釋在輪迴之中,其實這還是在期待復活,畢竟死亡並不會安慰人,而是讓人絕望。基督信仰所提出的復活則非常具體,並不抽象,就是肉身的復活。

眾所周知,越具體、越不抽象的概念,其實越難達成。聖經提到死後可以肉身復活,似乎違反人類的生命經驗和生物經驗,但在大自然中一點都不相違背,例如自然界類似復活的「再生」系統。由於人類無法超越死亡,只好以精神方式面對死亡。埃及人期待有一天死人復活,因此封存死亡(遺體);可是,只有基督信仰在聖經中清楚記載了復活,證明上帝設計生命時就有能力讓生命復活,從此,人類對死亡的絕望就止息了。

人們會問:「肉身的復活有意義嗎?」復活當然是人的期待,但復活後的意義是什麼?若只是進入輪迴,豈不是更悲慘?因為輪迴只能一直在罪中打轉,承受苦罪的刑罰。復活若真是如此,上帝為何要在〈創世記〉挪走生命樹?卻又在〈啟示錄〉讓它出現?人類只能用哲學、精神層面來解釋復活,許多人也把耶穌的復活視為心靈的慰藉(例如「永遠活在我心中」之類的觀念),指的是基督美善因此永存人心。然而基督信仰的復活並非如此,我們的復活從不只是精神層面的復活。上帝在創造生命、設計死亡時,其實就已設計了復活,只是這個復活要等到基督再來、最終審判台前才全面實現。除了造物主之外,沒有人能做到,而那一日罪惡將被永除,義人將永遠活在公義美善中。

復活的第一顆果子

復活的第一顆果子就是讓耶穌來展現,也只有耶穌才能做到。耶穌復活的形式和拉撒路不同──耶穌也告訴我們,祂的復活跟拉撒路是不同的──耶穌是完全超越死亡,以致於我們可以從耶穌的復活,看見上帝當初設計的「肉身」,並沒有隨著死亡完全滅絕。即使身體已經火化消失,卻能再復活(這點與埃及人的復活概念不同),因此,耶穌示範的復活是另一個向度的概念。

耶穌的復活使肉身延續,既是舊的又是新的(成為不朽且產生變化)──事實上,基督信仰的復活完全超過人類所能想像與模仿。人們唯有從聖經中的復活故事,了解生命主所賜的復活,以及祂原來的創造設計為何;而最後的復活,將使人與生命之主不再分離。死亡的分離曾因亞當的墮落而來,進入新天新地則是再一次的恢復與更新。上帝容讓人從錯誤中學習進入重生的生命,信仰的重生更帶進復活多重的應許,因此復活節帶給我們這些必死之人很大的盼望。

死去的人在哪裡?

而那些死去的人現在在哪裡呢?事實上,有中間的過度區,如樂園;但另一群人是在陰間。樂園與陰間算是天堂與地獄的前期,因為上帝的審判尚未來臨,審判後,樂園就歸入天堂,成為真正的新天新地(現在還沒有真正的新天新地)。目前許多所謂的瀕死經驗者述說的景象與遭遇,都只是在樂園和陰間,若陰間都已經有這麼多令人不舒服的畫面,那真正的地獄一定更可怕。耶穌在十字架上刻意洩露樂園的線索,就是暗示我們,義人與不義之人的居住地確實存在。

……(文未完,請見2016年3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