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門與開門是充滿意象與想像的詞組。

充滿意象的,是賈島「推與敲」的故事。南宋胡仔(胡元任)編著的《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下九,引〈劉公嘉話〉記載:「(賈)島初赴舉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於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京兆,車騎方出,島不覺沖至第三節,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

華人普遍都知道這個故事,幼時讀《千家詩》,覺得「敲」字充滿聲音的美感,只是不能敲得太急促,一急促就嚇人了。

充滿想像的是〈馬太福音〉七章7節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叩門就是敲門。整本聖經中,這段話幾乎是信心的起源,細細體會,不難體會其中充滿能力與愛心。

但有一群人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飛蛾撲火般拚命撞擊緊閉的大門,雖九死而不悔。本期「歷史週年慶」專欄〈敲開最後一扇門〉,描述一段真實的故事:「(中國)各省的門戶都對外開放,只有湖南省拒絕開門,宣教士只能冒險過境,不能安然定居。這種望門興嘆的心情,隸屬於倫敦宣道會的楊格非(Griffith John)最能體會。他多次嘗試進入湖南,卻一再遇到挫折。從1879年到1904年,楊格非前後十一次進入湖南……直到1901年4月,楊格非第七次去湖南,終於感受到空前的善意,因而用充滿感恩的心情,在報告中寫下『湖南之門已開』(Hunan is open)這句期待已久的宣告。」

一句「湖南之門已開」令人震驚動容──這扇門是宣教士用生命與愛敲開的。

「雲彩集」專欄〈歐伯林的紀念拱門〉一文,則描述另一群為信仰敲打中國大門的宣教士:「坐落在歐伯林校園的這座紀念拱門,是現今唯一留下的義和團事件紀念碑……紀念碑的右聯寫著:『殉道者的血就是教會的種子』(the blood of martyrs , the seed of the church)。今天華人能有信仰自由,正是他們流血所成就。」

敲門與開門之間,有多少人是緊閉自己的門,卻焦急敲打別的門,希望找到門開處的海闊天空?──門打不開,其實是中國文化與宣教歷史上的大事,也是宇宙光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究竟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門?門開了否?若是關著,要如何打開呢?若是開了,要如何進入呢?

面對「湖南之門已開」這句話,現代的我們該如何思想與作為呢?先賢未遠,其志待續,如何待續,該是我們認真推敲的事。(全文完)

……(請見2016年4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