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圖左)巴赫年輕的肖像畫。(圖右)巴赫六十一歲時的肖像畫。

到路德宗的音樂創作,最為人所知的作曲家,大概就是世人尊稱「音樂之父」的約翰‧賽巴斯倩‧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特別是他因應教會年曆,根據不同主日、節日與場合所創作的清唱劇,更是無人能出其右,儘管有不少清唱劇已經佚失,但餘下兩百多首作品,仍足夠教會使用三年,且不重複。

清唱劇(cantata)一詞源於義大利文的「歌唱」(cantare),由多個樂章構成,包括獨唱、重唱、甚至是合唱。相對於歌劇,清唱劇只唱不演,十六世紀在義大利興起時,歌詞內容多以田園風光、浪漫愛情為中心,表演形式以室內樂為主,大多是獨唱加上簡單的數字低音伴奏。到了十七世紀末的德國,路德宗牧師諾伊麥斯德(Erdmann Neumeister,1671~1756)提倡將義大利清唱劇的音樂形式應用到儀式中,另外發展出以宗教內容為主的德文清唱劇,這特別的樂種,在巴赫筆下達到巔峰。

巴赫的敬虔眾所皆知,他擁有一套由路德宗神學家克勞(Abraham Calov,1612~1686)編輯、附有路德本人與克勞的註釋、出版於1681~1682年間全三冊的德文聖經,他勤讀聖經,不僅用紅筆與黑筆劃下金句,還會在頁緣加上自己的註釋。雖然創作樂曲是他身為宮廷樂長與教會樂長應盡的本分,但他在創作樂曲之前,都會在樂曲的開始寫下「J. J.」,意思是「耶穌幫助」(Jesu Juva),在樂曲的結尾,則寫下「S. D. G.」,意思是「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他相信所有創作都歸功於上帝的幫助,自己只是將之完成的器皿。

巴赫從年輕時就開始創作清唱劇,不過創作的高峰集中於他擔任萊比錫(Leipzig)湯瑪斯大教堂(Thomaskirche)樂長任內,那是他一生最精華、最成熟的創作時期。湯瑪斯大教堂的樂長任務繁重,除了要負責湯瑪斯大教堂的音樂工作,還得兼管萊比錫的聖尼古拉教堂(St. Nikolaikirche)、新教堂(Neue Kirche)與聖彼得教堂(Peterskirche)的音樂使用,並擔任湯瑪斯大教堂附屬學校校長。

巴赫成為樂長的過程並不順利。1722年,原先的樂長庫瑙(Johann Kuhnau,1660~1722)過世以後,遴選委員會原屬意邀請漢堡(Hamburg)樂長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接替。泰勒曼與萊比錫有些淵源,他曾在1701年前往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只是後來因著對音樂的熱愛,脫下律師袍改行成為作曲家,在十八世紀前半的德國樂壇是最為活躍、明星般的人物。他與巴赫惺惺相惜,兩人不僅是多年好友,更是巴赫第五個孩子卡爾‧飛利浦‧以馬紐‧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的教父,而卡爾不但承襲巴赫衣缽,更是古典時期重要作曲家。

在萊比錫邀請泰勒曼前來擔任湯瑪斯大教堂的樂長時,他不僅是漢堡五大教會的樂長,同時兼管約翰儂拉丁學校(Johanneum Lateinschule)的音樂訓練,甚是風光。不過,當萊比錫來函詢問他的意願時,泰勒曼心中確實頗為心動,原因是他與漢堡教會的領袖意見分歧,覺得有志難伸。在得知泰勒曼可能被挖角以後,漢堡當局提高他的薪水與權力,全力挽留,泰勒曼因此拒絕了萊比錫的職位。樂長一職空懸多日以後,萊比錫的遴選委員會才不甘願地在1723年,聘請既沒讀過大學、又沒有什麼知名度的巴赫來擔任樂長。

當時德國路德宗的教會,清唱劇就像一篇「音樂的講章」,與講道相互輝映,有時接續在講道之後演出,有時則是分成上下兩段,置於講道前後演出,內容與當天的經文習習相關。……

剛上任第一年,為了滿足教會的需要,巴赫創作了六十一首清唱劇,除了主日崇拜以外,聖誕節、新年、受難日與復活節後的星期一與星期二,他都另外創作清唱劇供教會使用。從正式上任的第一個主日(1723年5月30日),直到1727年的受難日演出《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 BWV 244)為止,巴赫至少創作了一百五十首新的清唱劇,儘管有些是根據舊有作品重新改編,但細數每部清唱劇至少包含六個樂章(等同六首單曲),有些甚至更多,這樣的創作速度與數量都令人敬佩不已。

清唱劇編號140《醒來,那聲音召喚我們》(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BWV 140)是巴赫清唱劇中極受喜愛、也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歌詞的基礎建立在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五章1~13節「十個童女」的比喻上,特別側重在那些預備油、等候主的聰明童女。全曲共有七個樂章,分別是:
1.合唱曲〈醒來,那聲音呼喚我們〉
2.宣敘調(男高音)〈祂來〉(Er kommt)
3.詠嘆調(女高音與男低音二重唱)〈你何時來,我的拯救?〉(Wann kommst du, mein Heil?)
4.聖詠(男聲齊唱)〈錫安聽見守望者歌唱〉(Zion hört die Wächter singen)
5.宣敘調(男低音)〈所以與我同進〉(So geh herein zu mir)
6.詠嘆調(女高音與男低音二重唱)〈我的良友是我的!〉(Mein Freund ist mein!)
7.聖詠(四部合唱)〈歌頌榮耀歸你〉(Gloria sei dir gesungen)

整個樂曲使用尼可萊(Philipp Nicolai,1556~1608)所寫的聖詠曲〈醒來,那聲音呼喚我們〉為基礎,並將聖詠曲全曲三節的歌詞分散在第一樂章、第四樂章以及最後一個樂章。……

第四樂章:英國皇家愛樂交響樂團於2010年8月14日在皇家艾爾伯特廳演出的管弦樂改編版本

第四樂章使用尼可萊聖詠曲第二節的歌詞,並交由男高音聲部以齊唱的方式呈現,歌詞唱道:「錫安聽見守夜者歌唱,她的心歡喜雀躍,她急忙醒來預備整齊。」這個樂章是全曲七個樂章中最為人所知的樂章,原因是巴赫為聖詠曲所創作、由小提琴與中提琴齊奏的對應聲部旋律優美動人。對應聲部彷彿小溪持續向前奔流,聖詠旋律則間歇穿插在對應聲部綿延不斷的旋律當中,就像是偶爾出現的小石激起陣陣水花。……

清唱劇《醒來,那聲音召喚我們》的歌詞,傳達出耶穌再來的美好盼望,也提醒聽者要時時警醒預備自己,等候主來。巴赫不僅選用符合該主日主題經文的聖詠曲,更為樂曲創作許多令人難忘的美好對應旋律,無怪乎第四樂章〈錫安聽見守望者歌唱〉經常被改編、獨立於清唱劇之外演出。巴赫最難得的是,他沒有因為此一作品在主日崇拜使用的機會不多就敷衍了事;反之,他秉持著敬畏上帝、為榮耀上帝而做的態度完成這首清唱劇,上帝也奇妙地賜福這個作品,讓它成為最常演出的巴赫清唱劇之一。

……(文未完,請見2017年10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