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你有找的經驗嗎?你在找什麼?

伊甸盲人喜樂合唱團經常演唱一首詩歌〈世人都在尋求〉,其中有幾句歌詞常在我耳畔心中迴響,抑揚輕快的曲調、清晰簡明的文字,一字一句輕輕叩問每個聽者的心靈:
世人都在尋求,
人生恆久的喜樂,
更需要心靈平安。

恆久喜樂?心靈平安?
什麼叫恆久?什麼叫喜樂?

在一切追求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物化唯物的後現代去人化社會中,心靈在哪裡?心靈是什麼?心靈平安是什麼?世人都在尋求!他們都在汲汲營營尋求什麼?

找!奇怪,人人都在尋找,人人都有「找」的經驗,可是累積人生大大小小「找」的經驗,我們卻說不清楚:為什麼要「找」?我們在「找」什麼?

大體而言,「找」之所以發生,有如下三個情況:
一、因生理心靈之缺乏需要而「找」;
二、因發現原屬自己所有之物件,失落不見而「找」;
三、因本體原初、上帝創造、與生俱來之差異,而有不同的「找」;

以上一、二的「找」,皆人所共具,較易了解體驗;但第三項「找」,則因上帝創造的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而各有不同。這種「找」,超越本能需求所能控制;亦非環境刺激所產生的固定反應,故千變萬化,各有千秋,無法捉摸掌控。人之個性特質,由此展現。人之所以為人,我之所以為我,即是在此。誠如西諺所云:「You are the unique one in the world;what you are is God's gift to you,what you will be is your gift to God 。」(你是世界上獨特的一位。今日你之所是,是上帝賜予你的禮物;明日你之所是,是你獻給上帝的禮物。)

人因「找」而有所不同,人的「找」因此成為學者專家關注研究的重要課題。世人一直在找什麼?找的動機何在?這些看似普遍平凡的問題,不僅成為普羅群眾心念所繫、求解無門的疑難困惑,也成為學者專家思考探索的研究主題。其中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動機需求論最引人注意。早在1943年,馬斯洛在他的〈人類動機的心理學研究理論〉(A Theo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文中,初步提出他的人類需求五階段論,並於1954年出版《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一書,奠定了他在需求層次論上的權威地位,影響深遠。過去五、六十年來,只要談到需求動機方面的話題,一定會提到馬斯洛的論點。謹將他的需求動機五層次論圖示如下:

依據馬斯洛的理論,人類的尋找動機,由底層的生理需要,逐層上升至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最高層次則為自我實踐的需要。一般談到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人,多半到此為止。其實,馬斯洛在1960年代中期以後,因健康問題逐漸從忙碌的學術活動退下來,進入更深層次的生命思考。1969年,也就是馬斯洛去世前一年,他苦於心疾纏身,大幅度削減手邊的工作,然而,他仍然在《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創刊號發表另外兩篇論文:〈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及〈Various Meanings of Transcendence〉。在這兩篇論文中,馬斯洛顯然已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轉變為超人本、超個人的需求動機論者。他在文中說:「……第三心理學逐漸讓位給第四(勢力),『超人本心理學』著眼於超越性的經驗,及超越性的價值,……這新運動的另一個特色便是再度神聖化,再度靈性化。價值中立的科學有意剔除神聖性,將一切東西中性化,力求實證性,它只取可用的部分,也就是感官可以捕捉的資料;超人本思想則為我們帶來嶄新的一面,當你打開價值及高峰或超越性經驗的那一扇門,整個嶄新的可能性便出現在眼前,有待你去發掘……我們所面對的是人的新形像,這是關鍵所在,其餘一切會隨之開展。」他又說:「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人們需要超越自我、需要一個「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有了這層感悟,馬斯洛發表〈Theory Z〉這篇重要文章,他在文中重新反省自己多年來的需求理論,在原有的「X理論」、「Y理論」之上,增添「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在這篇文章中,馬斯洛試用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祕的、有道的、超人本、天人合一等等辭語,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稱之為「Z理論」,自然具有特殊的意義及重要性。

不幸的是,馬斯洛發表「Z理論」後不久,便遽爾早逝,未能深入發展探索,使他的「Z理論」與當時靈異、冥想、東方神祕主義、民間信仰整合,未能進入主流思潮,以致一般心理學教科書呈現出來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五階段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他最後修正的「Z理論」。

從馬斯洛「Z理論」提出來之後,人類文化快步跨入二十一世紀,在後現代文化大纛的揮舞下,現代人忙碌奔跑地在尋找什麼呢?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認為現代人是個活在單面向中的人(one-dimensional-man),他只對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的東西有興趣,他所奔赴追求的方向只是今生現世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這種思想前提發展出來的關係,馬庫色稱為「我─它關係(I-it Relatoon)」。人只活在今生現世、物質世界的追求尋找中,這樣的人生還算人嗎?現代人教育普及、科技發達、社會開放、財富累積,卻深覺失落痛苦、問題百出,難怪「去人化」(dehumanization)的呼聲此起彼落,主因便是在此。

當然,如馬斯洛「Z理論」所說,在人類為求滿足需要而展開尋找探索的經驗中,找神──尋找那位超越自身的神靈,也一直是人類持續不斷的努力。無論從文化學或考古學的研究觀察,我們都會發現,古往今來,只要是人,就有尋找上帝的痕跡,這就是宗教現象如此普遍的原因。然而,任何用人的努力尋找出來的上帝,因為太合理、太像人了,所以絕不是上帝。一般的宗教信仰,多半是人找神衍生出來的宗教,只能困在人自我尋找這個領域內,轉來轉去,不得其門而入,也多半不能得其門而出。上帝何在?我何在?終極的意義何在?這些沒有答案、想不通、問不得的問題,根本無法用人的頭腦找到答案。

基督教在人找神這個問題上卻另闢蹊徑。人找神既然不可能,於是聖經從上帝找人這個角度提出解決之道。依據〈創世記〉記載,上帝用地上的塵土,按照祂自己的形像與樣式造人,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能夠與是靈的上帝相交相通。上帝是靈而人有靈,使上帝對人的尋找成為可能。打開〈創世記〉我們可以看見,從亞當夏娃違背上帝旨意、偷吃禁果、逃避上帝、不敢面對上帝開始,上帝就在園中四處尋找呼喚:「你在哪裡?你在哪裡?」該隱犯罪殺害兄弟亞伯以後,上帝找到該隱,對他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根據整本舊約記載,上帝揀選以色列族作祂的選民,呼召眾多先知奔走各地,宣告上帝尋找拯救的恩典。更差派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間,走遍各城各鄉,周遊各地行善事,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使他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祂也呼召揀選門徒,把找人、宣教的使命交付給他們,降下聖靈,差派門徒把上帝找人的福音訊息,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一直傳到地極。於是過去兩千年來,歷世歷代都有信徒傳道人前仆後繼,不惜犧牲性命前往偏遠蠻荒,克服異文化衝突,進行宣教找人工作,寫下了一行行動人的詩篇;用他們一滴又一滴的血淚生命,換回千千萬萬失落失喪的寶貴靈魂。

在這一條貫穿歷史的漫漫長路中,我們何其有幸能成為曾經失喪、今被尋回的人,並且也能成為參與找人的人。每念及此,我們心中充滿無限的喜樂與滿足。

找?你在找什麼?你找到了嗎?

找人!歡迎你與我們一齊投入找人的行列。

……(請見2016年6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