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德國威丁堡的路德之家

年(2017)是宗教改革運動五百週年,這場運動的發難者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勢必成為今年被討論最多的歷史人物。宗教改革不僅是教會歷史的大事,也影響人類文明許多方面,包括世人對婚姻、家庭的看法,也與中古時代迥然不同。近年來,在台灣以及世界許多地方,婚姻制度、家庭價值正受到猛烈衝擊,使許多人感到迷惘,此時來談馬丁路德的婚姻與家庭,應該是饒富意義的話題。

馬丁路德年輕時加入奧古斯丁修道會成為修士,婚姻原本不在他的生涯規劃之內。直到他與天主教會決裂,拋棄獨身高於婚姻的觀念,開始鼓勵修士、修女回歸婚姻生活。但他自己並不想進入婚姻,主要原因是擔心自己遲早會被天主教會以異端之名處死,不忍心讓妻子成為寡婦。

有一座修道院的修女受到路德學說的影響,決心集體逃離修道院,並請求路德協助她們完成心願。有位支持路德的商人,常常運送一桶桶鮮魚到修道院,1523年復活節前夕,他把十二名修女包裹在他那覆蓋的馬車中,彷彿她們是空桶一般,順利地運出修道院。其中三個回到她們自己的家,其餘九個被送到威丁堡路德那裡。路德盡心費力為她們安排婚姻,結果促成八對夫妻,只剩下凱蒂(Katharina von Bora,1499~1552)沒有歸宿,為她安排的婚姻遭到對方拒絕。最後凱蒂表示願意嫁給路德,於是他們在1525年6月13日結婚,組成新的家庭。

對於已經四十二歲的路德而言,最需要適應的是婚姻生活帶來的改變。他回憶說:「結婚的第一年有很多事情必須習慣,一早醒來,發現一對辮子在枕頭上,這是以前沒有的。」有了女主人,多年來被汗水浸透又黑又臭的單身床墊當然也立刻換成新的。

路德向來不事積蓄,結婚時只有一批陳舊的書籍與衣服,凱蒂是從小被送進修道院的孤女,當然也沒有財產,但是她具有理財的智慧,逐漸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她利用空地開闢菜園、果園、魚池,豢養雞、鴨、豬、牛,每天忙裡忙外,卻還有時間循序閱讀聖經,路德對此十分滿意。

↑馬丁路德的家居生活

有了凱蒂,路德也有了貼心照顧自己身體健康的護士。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路德看來外型壯碩,卻經常生病,他患有痛風、失眠、痔瘡、便祕、結石、暈眩、耳鳴等痼疾,因此凱蒂也成為草藥、膏藥和按摩的專家。

路德的住家原是一間修道院,有很多房間,為了增加收入都出租給學生。家人加上房客,經常有二十多人一起用餐,主婦的辛勞可想而知。路德在餐桌上喜愛發表議論,從上帝的威嚴到易北河的青蛙,都成為他談話的主題。共餐的學生也樂得接受這種輕鬆、課外的教導,紛紛拿筆記下談話內容,這就是著名的《桌邊談》,共有六千多條,洋洋大觀。以下舉出兩條為例:

在土耳其戰爭中,一名軍官對部下說,他們若戰死,會與基督在樂園裡吃晚餐。可是那個軍官逃走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想與基督共進晚餐?他說自己那天禁食。(這是一則笑話。)

古聖遺物周圍放置什麼呢?有人聲稱有一種天使加百列翅膀上的羽毛;邁因茲的主教有摩西所見焚燒荊棘中的一團火焰。基督只有十二使徒,怎麼會發生有十八名使徒埋葬在德意志的事呢?(這一則是諷刺蒐集與崇拜聖物。)

凱蒂擔心路德總是在進餐時高談闊論,影響他的消化,有一次她忍不住插嘴:「博士,您為什麼不停下來好好吃飯呢?」路德回答:「我願女人開口前先背誦主禱文。」顯然他對凱蒂打斷他的興致十分不悅。

幾年前我有機會參觀威丁堡的路德之家,院子裡有一尊路德夫人凱蒂的塑像,她正穿越一扇門,邁出堅定的步伐向前行。導遊說,這扇門象徵兩個時代的界線── 一個修女與一個修士成立家庭,需要突破的勇氣。我倒覺得這扇門就是路德的家門,凱蒂既要照顧丈夫、養育子女,又要應付絡繹不絕的學生、訪客,如果不這樣卯足全力、進進出出,怎能完成那麼多辛勞的家事?

↑馬丁路德夫人塑像

凱蒂生了六個兒女:長子漢斯,生於1526年;長女以利沙白,生於1527年;次女抹大拉,生於1529年;次子馬丁,生於1531年;三子保羅,生於1533年;三女瑪加列,生於1534年。在那個瘟疫橫行的年代,路德夫婦經歷了兩次沉重的打擊,長女以利沙白八個月時夭折,次女抹大拉在十四歲病逝。

抹大拉深得路德疼愛,1530年,路德被軟禁在一座城堡裡,幸而凱蒂將抹大拉的畫像寄給他,使他轉憂為喜,備得安慰。抹大拉臨終前,路德禱告說:「上帝啊,我這樣愛她,但願你的旨意成就。」他轉過來問她:「小抹大拉,我的女兒,你願留在這裡與你父親同在,還是喜歡與天父同在呢?」她說:「是的,親愛的父親,照上帝旨意。」凱蒂悲不自勝,避開了。路德雙臂抱著孩子,她便安息了。當她被放在床上時,路德說:「最親愛的小抹大拉,你必定會復活,而且會發光,像星星和太陽一樣。」

路德喜愛音樂,歌聲優美,琴藝不凡,一家人在一起經常唱詩歌讚美上帝,其樂融融。他教導年幼的子女很有創意,誘導多於說教,鼓勵多於責罰。以下是他寫給長子漢斯的信,當時漢斯只有四歲:「 我知道有一個可愛的花園,在那裡有許多穿金色長袍的兒童在樹下收拾紅蘋果、梨、櫻桃,以及李子。他們唱歌、跳躍,而且歡樂。他們有雅致的小馬,馬勒是金的,馬鞍是銀的。我問園丁,這些兒童是誰,他說:他們是喜歡禱告、讀書,並守規矩的兒童。我說:善心人,我也有個兒子,名叫漢斯路德。他能否也到園裡來,吃紅蘋果和梨,騎一匹漂亮的小馬並和那些兒童玩?那人說:他若喜歡禱告、讀書,並守規矩,他也可以到花園裡來……因此,我親愛的兒子,要用功讀書和禱告,並告訴利普和喬斯特(筆者附註:兩個鄰居的小孩)也這樣做,好教你們都可以一起到那個花園裡去。

路德強調家庭是培養品德的學校,是教育的中心和基礎,所以父母當然要負起教育兒女的責任。念及近年來台灣學校教育的偏頗發展,在兒童心田中栽種的,越來越多是稗子而非麥子,若家長不負起監督的責任,任由稗子肆虐田地,恐怕到了收成的時候,就要後悔莫及了。

註:本文中,引文摘自陸中石、古樂人譯《這是我的立場:改教先導馬丁路德傳記》。

……(請見2017年1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