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的一年,我們獻上第一本雜誌的感想是──「經典」二字。

應該是因為經典二字太「經典」了,所以很容易就能清楚說出基本定義,且來看看大陸最夯的百度百科解釋:「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經過歷史選擇出『最有價值經典的』;最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這樣的解釋有點讓人頭昏,但無庸置疑的是,經典包含幾個因素:一是獨一性,權威與典範的、在最高位置的、無可與之比肩者;二是創造的,可曾聽說過模仿的經典?三是時間的、可以傳之久遠的,當然也有許多失傳的、受損毀的,因此,能否成為經典,似乎還需帶點運氣成分。

補充說明一下,我並不是說本期雜誌是經典,而是這期雜誌裡有兩篇討論經典的部分,足以讓我們深省。一篇是「韓偉紀念講座」潘榮隆教授寫的〈邏輯,不邏輯 〉一文。這篇文章如果看得有些吃力,我會建議讀者就背下來吧,慢慢咀嚼,品嘗到真味後,會發現「知識」竟然可以如此清澈美好。

這篇文章出現的人物包括: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阿爾弗雷德‧懷海德(Alfred Whitehead)、科特‧戈德爾(Kurt Gödel),這三位都是人類史上的頂尖天才。但天才如羅素,仍終生受困於一個問題,以致無法得到真正的真理。這問題便是:他的傲慢。

潘榮隆文中闡明:「公設通常都很簡單,且符合直覺。簡單說,公設就是你只要相信它是真實的就好了,其他不必多問。哇,這樣的態度不就是一種『信心』、『信仰』、『迷信』、『直覺』嗎?這不就是羅素一生最反對的事物嗎?在理智上,羅素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內心的掙扎是可以理解的。」

相信造物主是迷信,是低等的,羅素曾如此譏諷;但是相信公設,是不是也該說請楚:為何公設就是真理呢?羅素回答不出,一如許多科學家,他已傲慢到無法真實面對自己。

另一個經典是「人物特寫」專欄的〈航行理性與靈性之間──趙曉從市場到教堂的旅程(上)〉一文。趙曉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年少名成,意氣風發,就在這時接觸到基督信仰,他最初的反應是:「我當時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出聖經中的錯誤,證明上帝只是一個『虛構』。」但當他越來越深入理解聖經,趙曉不得不承認:「我無法否認聖經的真實以及上帝的實存,因此我必須誠實地承認『我相信』祂!」

同樣擁有優異的學術成就,卻成為信仰光譜的兩端。我所說的經典,是指趙曉是「信」的經典;而羅素是「不信」的經典。你會選擇哪一端呢?聰明與否,不是問題,如果因為無謂的傲慢,失去認識真理的機會,這個損失才是最大的遺憾!(全文完)

……(請見2018年01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