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萊比錫的舊市政廳。

萊比錫

 

↑萊比錫的聖多馬教堂,是音樂之父巴赫指揮及埋葬之處。

比錫是德國薩克森州第二大城市,也是前東德第二大城,矗立許多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孕育出許多文學家、哲學家及藝術家;如哲學家與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大文豪歌德(Joha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哲學家與語言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父親為路德宗的牧師),均出身於著名的萊比錫大學。音樂家華格納、孟德爾頌及舒曼,也曾活躍於此市。 我們參觀了聖多馬教堂,是著名的音樂之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在此工作多年(1723~1750)及安葬之處。

聖尼古拉教堂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初建於1165年,是羅馬式與後期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教堂內椰樹狀的巨柱和天花板,充滿濃郁的異國風情。1989年10月9日星期一下午,大批民眾湧入該教堂參與「和平禱告」,結束後,每人手持象徵和平的燭火走出,萊比錫民眾也自動自發加入,約有七萬人走上街頭,向共產政府示威,之後引發柏林圍牆一夕之間倒塌,以及東西德合併統一,因此該教堂成為東德的革命發源地。除了該教堂外,我們也參觀了在市集廣場的舊市政廳,據說是德國最美的文藝復興時代風格之建築,現為博物館。

1519年7月4~27日,路德一行人與萊比錫大學的神學教授厄克的邁爾(Johann Maier of Eck,1486~1543)舉行大辯論。他本來是路德的老朋友,也是一位卓越的天主教學者,在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後,厄克發表一系列文章反對路德的觀點。他邀請路德的同事卡爾施塔特(Andreas Karlstadt,1486~1541)到萊比錫舉行辯論,路德與墨蘭頓及許多威登堡大學的學生也參加。辯論多日,雙方僵持不下,辯論會主席喬治公爵(與贊成改教的腓德烈家族為世敵,後來成為宗教改革的死對頭)不得不宣布休會。厄克警告路德,說他在走一百年前捷克人胡斯的路線。1520年2月,路德宣稱:「我們都是胡斯派,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厄克向教宗匯報,稱路德為薩克森的胡斯。雙方正式決裂,以致教宗1520年6月15日發表詔書,下令焚毀路德一切著作,並令路德反悔,不然便革除教籍(見9月號雜誌特稿〈上〉)。萊比錫辯論使路德聲望更大,改教之風愈熾。

↑(圖左)布拉格市區的天文鐘,建於1410年,為世界上現存最老、仍在運作的天文鐘。(圖右)位於布拉格,建於十四世紀,為皇帝加冕之聖維托教堂及皇宮,作者夫婦(左一、左二)與領隊張麟至牧師、師母。

布拉格

布拉格是捷克首都,也是改教先驅揚‧胡斯(Jan Hus,1372~1415)的故鄉。胡斯是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1402年起,胡斯在伯利恆小教堂用捷克語佈道,讓一般信徒與神父可以同領聖杯(聖餐禮中,用以記念主的無酵餅與葡萄酒,稱為聖體和聖血,或稱餅和杯,當時只有神父可以領杯,杯的改革成為胡斯派的表徵),並譴責教宗支持販售贖罪券,導致教廷視胡斯為異教徒,1411年革除其教籍。儘管胡斯當時持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的安全通行證,仍在1414年遭誘導到德國康斯坦茲參加大公會議,在那裡獲判有罪,並拘禁在獄中受折磨,隔年7月6日在該地處以火刑殉道,時年四十三歲。

胡斯臨死都不願改變其忠於聖經的信仰,並求上帝赦免所有迫害他的敵人,最後以獻身教會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的大義而殉道留名於世,他的追隨者稱為胡斯信徒。胡斯之死直接促使胡斯派信徒與歐洲幾個王國,為了爭取信仰自由而爆發了所謂「胡斯戰爭」(1419~1434,又稱波希米亞戰爭)。戰爭結束,胡斯派同意順從波西米亞王(捷克前身)及天主教會的管制,但享有部分自由。

一百年後,路德在不知覺的情況下,秉持與胡斯類似的神學理論,反對天主教倒行逆施,成功引發宗教改革。1999年,羅馬天主教會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出面公開道歉,為胡斯平反;而在所有捷克人心中,不分信仰都視胡斯為民族英雄,並將每年7月6日胡斯殉道日定為為胡斯日,是捷克的公共假日。

在這趟旅程尾聲4月6日星期日,我們剛好旅行到布拉格,特別安排在伯利恆小教堂舉行主日崇拜,由張麟至牧師領會及證道,之後參觀教堂各種展示,有如重回歷史現場。壁畫有胡斯遭火燒死的情景,顯示中世紀天主教對待異端的殘忍行為。我們參觀布拉格查理大橋旁廣場的胡斯雕像,思想世人常自以為替天行道、慘絕人寰地殘殺異己,特別是受政治及宗教勢力迫害的思想犯,在胡斯死後六百多年的今天,這種迫害在世界許多地方還是經常發生。

↑1521年,帝國議會於沃木斯召開,路德在此受審。

沃木斯

本次旅程第一天(3月27日)早上,我們從法蘭克福直接到沃木斯,這裡是路德宗教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1521年1月3日,教廷正式革除路德的教籍。選侯智者腓德烈堅持要對路德舉行聽證會,之後才判決他是否有罪,此舉同時得到神聖羅馬帝國新皇帝查理五世同意,傳訊路德並授予安全保證,保障他平安出入沃木斯,參加皇帝親自召開的帝國議會(Diet of Worms,帝國議會是神聖羅馬帝國最高審議及立法機構,在帝國內部不同地點舉行)。這次議會在1521年1月28日至5月25日期間舉行,討論許多與帝國有關的議題,但最重大的是召見路德,以及討論宗教改革帶來的影響。

對路德的安全保證,在胡斯1415年因火刑而殉道後,更形重要。路德於1521年4月16日抵達沃木斯,在次日帝國議會中,當著所有王公及帝國城市代表面前受審,並要求他反悔,收回反抗言論。當時擔任皇帝的代言人,就是萊比錫的厄克教授。路德在經過允許思考一天後,表示拒絕反悔,除非有人能透過聖經指出他的錯誤。厄克指責路德,沒有資格反駁聖經與傳統同等重要的正統性,路德則回應只接受聖經的權威,不接受教宗及議會的權威,因為它們之間存在矛盾。據說他說了下述名言:「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求上帝幫助我,阿們。」這段話出自墨蘭頓的記錄,應該是可靠的。

議會繼續召開,5月26日,查理五世簽署並正式頒布〈沃木斯諭旨〉(Edict of Worms),判定路德為異端,六位選侯有四位簽了字,腓德烈和另外一位沒有簽。不過,路德在會議結束前就逃走了,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如果仍留在沃木斯,可能會如當年胡斯一樣受拘禁,甚至殉道。

我們在沃木斯議會前駐足觀看,到附近的宗教改革紀念公園,瞻仰重要的宗教改革者及保護者的雕像,包括路德、墨蘭頓、胡斯、威克里夫(John Wyclif,約1320年代~1384,英格蘭改教先驅)、智者腓德烈及黑森腓力等。遊客如織,陽光普照,卻又帶點冷風。想像五百年前這裡的氣氛凝滯,三十八歲的路德冒著生命危險,持守堅定立場,為信仰辯護,風骨崢嶸,令人欽佩。

↑艾森納的瓦特堡,是路德從沃木斯會議全身而退,自1521年5月起,一連隱居十個月的避難所。

艾森納

位於艾斯里本附近的艾森納,少年路德曾在1498~1501年間在此修讀,預備入讀艾弗特大學。這裡最有名的瓦特堡(Wartburg),原為中世紀匈牙利聖伊莉莎白(St. Elisabeth of Hungary,1207~1231)故居,內有許多壁畫描述聖伊莉莎白的善行。我們在4月7日抵達艾森納,參觀瓦特堡。

路德在沃木斯會議全身而退,沒有遭到殺身之險,但卻告失蹤,有傳言他已經遇害。事實上是腓德烈為了保護路德,在4月26日路德回威登堡的路上,派士兵「綁架」他,偷偷藏在路德年輕時居住過艾森納附近的瓦特堡,化名為喬治爵士(Junker Jörg,the Knight George),但腓德烈很聰明,不讓士兵告訴他路德在哪裡。

路德在瓦特堡隱居了十個月(1521年5月~1522年2月),期間沒有閒著,他花了十一個星期,完成聖經〈新約〉由希臘文譯為德文的初稿,並於1522年9月正式出版。十二年後(1534年),路德得到其他宗教改革家協助,完成新舊約德文聖經的翻譯及出版,使通曉德文的人都能自己讀聖經,不必假手於神職人員。路德餘生致力於譯本的完善,雖然路德的譯本不是第一部德文譯本,但對於現代高等德文有極大幫助。

路德除了翻譯聖經之外,也有很多神學及思想辯論的著作,並創作許多聖詩,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詩歌,就是根據〈詩篇〉四十六篇、寫於1527至1529之間的〈上主是我堅固保障〉,在宗教改革期間振奮許多人心,現在有些天主教會也將之用在彌撒中。

↑施拜爾天主教大教堂。

施拜爾

位於德國萊茵河畔、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施拜爾,是「抗議宗」教會的發源地。1529年4月19日,神聖羅馬帝國在此召開帝國議會,討論解凍迫害新教徒的〈沃木斯諭旨〉,部分與會諸侯和自由城市代表對前述判決提出反對,由此產生「抗議宗」或「更正宗」(Protestant),即新教徒(基督徒)的代名詞。此處主要景點是天主教的施拜爾大教堂,為記念施拜爾的聖徒──聖瑪麗而建,於1981年列為世界遺產。

托爾高


↑托爾高,路德妻子波拉逝世處紀念館。

托爾高位於東德易北(Elbe)河畔,薩克森州西北邊。二次大戰末期1945年4月25日,美國及蘇聯紅軍在此會師,我們參觀其紀念碑。該市與宗教改革關係密切。1529年,路德與其他改教家墨蘭頓、布根哈根、約納斯(Justus Jonas,1493~1555)等人,在附近寫了一份關於教會儀式的文件,並在1530年3月起草〈托爾高信條〉(Torgau Confession)。4月3日,選侯從托爾高出發,4月23日抵達科堡與路德相會,路德因為在沃木斯帝國議會被判為異端,不得到奧格斯堡開帝國議會,留在科堡坐鎮。6月25日,諸侯及宗教改革代表在奧格斯堡帝國議會宣讀根據〈托爾高信條〉修改的〈奧格斯堡信條〉(Augsburg Confession),呈給皇帝。

1544年,路德在托爾高啟用世上第一座新教教堂。1552年,路德妻子凱薩琳‧馮‧波拉(Katharina von Bora,1499~1552)從威登堡去托爾高的路上,因馬車發生車禍而骨折,不久在托爾高逝世,安葬於此市之聖瑪琍安教堂(St. Marien)。我們參觀波拉在該市的生前故居,現為博物館。

波拉原是修女,後來因為宗教改革,與許多修女離開修道院,1525年與路德結婚,當時波拉二十六歲,路德四十二歲,她對路德改教生涯與日常起居幫助很大,以致路德經常親密稱呼妻子為「我主波拉」。路德及其他教士相繼結婚成立家庭,也成為之後新教神職人員可以結婚成家的傳統(也可以說是回歸初期教會的傳統)。路德與波拉婚後育有六個孩子,長女八個月即病逝,次女十三歲病逝,長大成人者有三男一女,後裔分布各地,目前在德國及其他地方還有路德夫婦後裔的聯誼組織(可參見網頁:www.lutheriden.de)。

↑路德住宿科堡城堡期間,除了遙控參加奧格斯堡帝國議會的宗教改革同僚情況,也將部分希伯來文舊約聖經譯為德文。圖為科堡城堡外觀。

科堡

科堡是薩克森州最南端的城市。選侯智者腓德烈於1525年去世,由他的弟弟、俗稱「堅定者約翰」(Johann,1468~1532)繼任,他也是改教運動的保護者。此地最著名的景點,就是提供路德安全庇護的科堡城堡,讓他能遙控參加奧格斯堡帝國議會宗教改革同僚的情況。路德在議會期間住在科堡城堡六個月(1530年4月3日起),而選侯則去參加奧格斯堡議會。這段期間,路德將部分〈舊約〉直接從希伯來文譯成德文。

我們參觀宏偉的城堡,內有路德住宿的房間及禮拜堂,主房外面另有一棟建築,作為戰車及兵器博物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裡面陳設各式各樣的戰車與刀劍槍枝等武器,可以想像人類自相殘殺、民不聊生之景。宗教改革運動到處開花結果,但也帶來思想的震盪與分裂,並引起許多政治鬥爭及後來的宗教戰爭,是宗教改革的後遺症。

↑位於威登堡之南的斯馬卡登,是「斯馬卡登聯盟」成立處。

斯馬卡登

該城位於威登堡之南。歐洲支持宗教改革的諸侯與代表,由黑森選侯腓力一世(Philip I,Landgrave of Hesse,1504~1567),以及薩克森選侯堅定者約翰帶領,於1531年2月在這山城組成以宗教防禦為主的「斯馬卡登聯盟」,與天主教、查理五世皇帝(1500~1558)對抗,只要接受〈奧斯堡信條〉的諸侯都可參加。路德與幾位改教家在聖喬治教堂為這些諸侯講道,並在1537年撰寫〈斯馬卡登信條〉(Schmalkald Articles)。可惜該聯盟在1547年遭查理五世的軍隊打敗,選侯約翰及腓力都投降,許多城市回歸天主教。

表面上,天主教及皇帝獲勝,但經過不斷努力,1550年代新教已經在中歐立定根基。如前述,在1555年帝國與斯馬卡登聯盟簽署〈奧格斯堡和約〉(Peace of Augsburg),允許各地諸侯可以自由選擇宗教信仰,使路德宗在神聖羅馬帝國中獲得正式地位。

腓力的父親早死,經由母親協助,於1519年十五歲繼承父職,兩年後參加沃木斯帝國議會,第一次見到路德,見他受審時侃侃而談,對路德的人格與風采非常佩服心儀,因此開始在他的選地推行宗教改革運動。1527年,腓力成立馬爾堡大學,仿效威登堡大學,收納改教神學家;1529年,腓力主導馬爾堡會談,希望路德與慈運理兩派神學思想能夠調和(見11月號雜誌特稿〈下〉馬爾堡),雖未全部成功,但對宗教改革貢獻也很重大。

宗教改革的散布

1527年,薩克森將路德宗的改革教派定為官方信仰;1530年〈奧格斯堡和約〉發布後,德意志境內有一半地方成為新教領地。路德餘生除了為宗教改革奔波外,也致力於制定完善路德宗教會的禮儀、信條、音樂等。德文新舊約全書於1534年出版之後幾年,路德在威登堡實行一系列穩健的改革步驟,使威登堡成為宗教改革的重鎮。

路德所帶領的改教運動,影響歐洲各地紛紛跟進。例如慈運理在瑞士邦聯的蘇黎世,展開相對獨立的宗教改革;1523年,蘇黎世接受新教。英格蘭國教會則於1529至1537年,逐漸從羅馬教會獨立出來,開始自己的宗教改革(改革程度較低)。加爾文自1541年開始,以日內瓦為根據地,後來影響達到歐洲各地。1537年,丹麥與挪威接受路德宗作為官方信仰,並繼續在北歐傳播。法國雖然以天主教為主,但加爾文派的新教仍不斷成長。

路德在1546年2月18日息勞歸主,結束他名垂千古的事業。〈使徒行傳〉十三章36節說:「大衛按上帝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路德不但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其貢獻更影響後世基督教的發展直到今天。

……(請見2017年10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