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編按:宇宙光進入四十五年了,許多美好傳統,值得同工們學習,更值得傳承,故將同工在晨更分享內容整理為文,特闢「薪傳傳心」專欄,逐月刊出,以饗讀者。

大漢天聲

九八二年我在軍中服役時,曾製作過歌舞劇「大漢天聲」,它是齣結合音樂、舞蹈、戲劇、多媒體、特技雜耍等多元素的舞台表演。敘述張騫出使西域,最後載譽歸國的故事。由詩人羅智成編劇,音樂家李泰祥作曲,民歌手李建復飾張騫。那時我年約35歲。

無名的傳道者

35年後,宇宙光演出了「獻給無名的傳道者」,也是多元素組合的演出。前後35年,我似乎在原地踏步,除了馬齒徒增以外,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因為所做都是相同的事情。其實並不盡然,製作「大漢天聲」是因為職業的關係,而「獻給無名的傳道者」是為了事業;職業是為了謀生,事業是為了抱負,如今我是為神國的事業,服侍上帝而做。同樣都是在舞台上獻出心力,雖意義不同,但兩者在歷史上都有它的價值和地位。

其實張騫出使西域與現在的熱門話題「一帶一路」有關。「獻給無名的傳道者」回應了五年前馬丁路德95條論綱發布的宣教精神密切相繫。

志願與夢想

我學的是影劇,在職場的工作時間也大多數從事相關的工作。但我不是從小就立志要做這行的。

記得當時年紀小,在初二寫作文「我的志願」時,我寫的內容是要當個建造中華民國的工程師。頗有為國為民,盡心盡力的雄心大志,但當我輾轉讀了5間學校才勉強中學畢業後,就不得不放棄這偉大的抱負了。

選擇戲劇,多半是出於無奈,因為電影與戲劇表演當時在教會,還處在需要被肯定的階段。那時台灣只有國立藝專、文化大學和政戰學校有戲劇系。當大專聯考落榜,加上海軍陸戰隊的兵單毫不耽誤的送到,在雪上加霜的情形下,我選擇報考軍校。政戰學校有許多科系可以就讀,結果影劇系錄取了我。我曾想轉系,去讀政治,「好在」為時已晚,因為按規定大二不能轉系,否則我今天不知會身在何處。

大三要分組進修,因為不夠帥,所以放棄表演組;因為懶得寫,所以放棄編劇組;因為不會畫,所以放棄舞台設計組,為了要畢業,最後我選擇了導演組,進入了導演之路的大門。其實年輕時的我也曾夢想成為聲樂家,但聽到有名的聲樂家卡羅素演唱後,扯破了嗓子也無法達到他那最高境界,不得已,成為聲樂家的夢想不得不放棄,但還是喜歡音樂,甚至日後我能製作些與音樂相關的節目,相信與我喜歡音樂這事不無關係。

藝術團契

論起當年舞台劇演出,「基督徒藝術團契」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團隊,那時大學戲劇系畢業的學生,都希望能有參加藝術團契演出的機會。「和氏璧」演出的時候,我是台下的觀眾,邊觀賞,邊禱告,有一天可以加入他們。幸運的,當我調回母校電視中心當導播時,認識了藝術團契導演黃以功,經由他引薦,順利的成了藝術團契一員,並先後在「嚴子與妻」和「位子」兩齣戲擔任副導,初次接觸以戲劇佈道的福音事工。

記得在「嚴子與妻」演出結束後,我們去林哥家舉行慶功宴,散會後我和宇宙光的一位同工,邊走邊聊的到了國際學舍溜冰場小憩,在清冷的夜空下我的心裡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將來我會回到教會服侍。」

救世傳播協會

我在藝術團契中認識了許多弟兄姊妹,洪善群弟兄是其中之一。有一天他打電話給我,問我能否去「救世傳播協會」工作?我直覺教會的人真是天真,一個中校藝工隊的隊長,怎會放棄自己前進「華視」的生涯規畫,而轉進福音機構……?但為了禮貌,還是去了一趟救世傳播協會和洪會長晤談,談著談著,業已淡忘「回教會服侍的心志」的火種,似乎重新被點燃了起來。

到「救傳」服侍還沒一年,老長官調職華視當總經理,希望我去電視台工作,渴望多年的機會被我婉謝了,毫不猶豫的繼續在「救世傳播協會」服侍,成立了「天韻影視社」並擔任總監的工作。製作了無數集的「迎新」福音見證節目,走訪海內外華人教會見證人,前後二十七年,終因罹患心肌梗塞而退休。後接受林哥邀請,來宇宙光一起奔走天路。

辛亥百年、馬雅各史詩劇場

我還在「救傳」服侍時應「宇宙光」邀請,一起製作「辛亥百年史詩劇場」的演出。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像是為我來宇宙光服侍暖場的感覺。而當馬雅各入台一五○週年的慶祝活動展開時,我就受命將「愛心合唱團」加「師曠知音雅集國樂團」及PPT影像呈現再次組合,又完成了一次予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傳心

40年前,藝術團契觸動了我願意侍奉神的心志。一路走來,我服侍主的工作,看似除了劇場還是劇場。上帝讓我喜歡音樂,但沒有成為音樂家;對寫作喜愛,卻沒有成為專業作家;喜愛電影,也沒成為商業片的導演;我曾是盡忠職守的軍人,但上帝沒讓我成為將軍。

當年我從未想過所學的戲劇,以及在學校從事電視製作與導播的工作,會與日後教會服侍有什麼關係?殊不知,就是因為有戲劇背景,我加入了藝術團契;因為有電視製作的經驗,及嚴格的軍事訓練,被培養了堅忍的毅力與使命必達的決心,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因此才能在「救傳」成立「天韻影視中心」製作了許多福音見證的節目。

至今才明白,我受的造就,原來就是要服侍神,在祂一路引領下,陸續完成神的託付,原來祂要塑造我成一個用媒體來宣教的傳道人。這時我才明白:「我會回到教會服侍」原來不只是感動,是有跡可循的行動!

結論

我是小學接觸信仰,初中進入教會,高二受洗信主。因為加入藝術團契而影響我全職侍奉上帝的心志,以致成為傳道人。

林哥分享過一個小故事:馬友友從小學小提琴,有一天當他接觸到大提琴時,才發現原來大提琴才是他的最愛。對我而言,媒體宣教就是我的大提琴,只是這些年來在不同的地方演奏不同的曲目而已。

前些時候有則新聞,談到達文西的一幅畫作──「耶穌的像」,以一百三十多億台幣賣出去,但是,五十九年前,它只值幾千塊台幣而已,這個差距到底是怎麼形成的?誰來鑑定它的價值?是因為達文西的關係?是因為耶穌的關係?還是因為世人的眼光?

這讓我想到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裡?又該由誰來評斷?

歲月如梭,轉瞬全職侍奉迄今30餘年匆過,七十歲的我,回顧來時路,高山與低谷我都曾經過,我蒙受主的恩惠比磨練更多,其中我以為最好的獎賞是:上帝藉著旁人告訴我,如今自己成了何等樣的人?我想以三位友人在我所寫的三本書的序言與各位分享:

作者的生花妙筆卻能反映出人生風景線上的天光雲影、萬紫千紅,而萬紫千紅總是春,千言萬語俱是愛;一個「愛」字貫穿了他的所有篇章,其所散發的不止是水仙的冷香,而更是基督的馨香。──《爸爸來我們家玩》高序/高大鵬 博士

他的每篇故事都在傳播親情、友情、愛情、生活中的正面價值,而這種才華的根源,則是來自他的基督信仰。──《陽光依舊和煦》推薦序二/古偉瀛 教授

我發現吳錡根本就是一個生活藝術家。天生的藝術細胞,終身從事藝術工作,加上虔誠的基督教信仰,熔鑄造就了今天的吳錡。──《樓上三老》推薦序/林治平 總幹事

他們所指出的相同之處,就是在我身上見到了與「基督信仰」有關的生命價值,雖有溢美之嫌,卻是我衷心盼望得到的最好肯定與鼓勵。

最後分享四十年來服侍的心得:
●要像孩子般單純的心,牽著上帝的手向前走。
●要視服侍中的挑戰,當作是上帝賜我豐富生命的禮物。
●服侍的路上難免孤獨,別忘了上帝是我永遠的恩友。
●世上永遠存在著富貴與貧窮,唯獨屬天的賞賜才是永久。

服侍的路有艱苦,有辛酸,但是要相信上帝揀選我們不是偶然,上帝可以揀選很多人服侍他,很多事情也可以由別人來做,但是卻由我們來做,所以珍惜上帝的揀選,珍惜現在手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