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是一個不會「整理」的人,辦公桌總是亂七八糟,東西堆得老高,總以「亂中有序」自我安慰,甚至告訴自己太過整齊的環境讓人不自在,能適度的亂並不壞。問題是,什麼是「適度」?常常在受不了環境雜亂過分時下決心整理,問題是好不了多久又舊態復萌,心生沮喪。無意間看了一本近藤麻理惠所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竟然從心底被打動,立刻又去買了作者另外一本著作,一口氣讀完,再三玩味,心裡直叫好。

作者從小喜歡看婦女、家庭相關的雜誌,也喜歡收納,但往往維持不了多久,又會回到原點,十五歲時看了一本《丟棄的藝術》,立刻行動,整理自己的房間,不到三坪大的房間竟然整出了八大袋丟棄物,包括不穿的衣服、小學課本、玩具等等,都是自己早已忘記的東西,當時她不止感覺房間完全改觀,連空氣都不一樣了,內心似乎也澄清通透。她突然體會:或許「整理」這件事比想像的厲害!於是她就開始鑽研整理,目前她的工作就是整理顧問,專門幫人整理。

她認為只要觀念正確,一旦收拾整齊,就絕對不會再亂,平日就不用再花時間整理。而所謂的觀念正確,重點在於我們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在什麼東西的圍繞下生活,因此,整理的重心就在於判斷物品要不要丟,或說想留下什麼東西,以及決定物品的定位。她認為房間的混亂是心情的混亂,整理只是一個手段,目的是整理後如何生活下去。

如何判斷東西的留或丟呢?她的建議很簡單,就是將同類物品集中一處,一樣樣拿在手裡,看看有沒有心動的感覺,有,就留下;沒有,就丟掉。譬如以衣服來說,要將所有的衣服聚在一起,堆成一座山,通常這時候就會令人驚訝:啊!我怎麼有那麼多衣服啊!之後,再一件件拿起來用手觸摸,感受一下身體的反應,問問自己這件衣服是否帶給自己幸福的感覺,決定留或不留。她強調,被心動的東西圍繞的生活,才是想擁有的理想人生,一旦在房間裡四望,處處都是讓自己心動的東西,書架上再也沒有從來不會翻看的書、衣櫥裡沒有幾年穿不到的衣服、櫃子裡的東西樣樣都是自己喜歡並且常使用的東西,人生就會不一樣。

當然,生活裡有部分東西是有機能性用處,或是一種不可少的資訊,甚至是有豐富情感的東西,這類東西的整理較難,但仍可思考它的階段性任務是否已達成,是,就可丟。如我們會捨不得丟別人送的禮物,但禮物的作用就在於接收,在某個時刻我們確實接收了,充分感受到送禮者的心意,那麼禮物的作用已經達到了,禮物本身是否留下來,當然就可再考量啦!她提醒我們,丟東西如果是浪費,那麼將東西塞在櫥子裡忘了它的存在就是珍惜嗎?珍惜一樣東西也要它能真正活過來發揮作用才是,這樣一想,對很多所謂「珍藏」的東西就要重新思考了。

另外,她也提出「整理節慶」的概念,就是撥出一段時間,當成節慶,專心整理,不要有時間才整一點,這樣永遠也整不完。集中心力專心整理,在過程中透過物品與自己對話,會對自己的內心做一個整理,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追求什麼,喚醒我們各式各樣的情感,並轉化為日後生活的能量。一旦理出頭緒,生命自然有新的轉機。她說,這種整理一生一次就夠了,而且以她的經驗來看,只要整理出來,沒有人會走回頭路,儘早完成,就能讓自己在整潔的房間裡度過如自己所願的人生。

篇幅所限,無法盡述,但她的觀念確實影響我想要擇日度此節慶呢!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