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出生在新竹一個小眷村,成長經歷很平凡,就像一般人一樣。而比較特殊的生命經驗是,我有兩個生日——父母生我的生日,和受洗重生的生日。

這樣開始似乎太嚴肅了!還是先談談我的一些「隱私」吧!

我的興趣不多,而且大多是靜態的——但很奇怪的是,不論我讀的科系,或畢業後從事的職業,卻跑動得厲害,例如我曾經連續一個多月,在台東進行考古田野,回到台北時,真的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我最喜歡的「遊戲」是圍棋,在應徵時,有一欄要寫出對自己一生影響最大的三本書,結果我寫的第一本書如下:「《林海峰的人與棋》(黃天才著)。初中讀這本書,開始體會求道的精神、開闊的視野,以及寬厚的胸襟。」

甚至這篇文章的題目都是用圍棋的術語,可見我對圍棋的愛好了。我得解釋一下這題目。所謂先手活,不但活了棋,而且還該自己下,是非常好的事。而後手死,是指死了一塊棋,而且還輪到對方下,這真是糟糕到不行的事。

而我取這個篇名的意思,就在於,我曾經非常積極的「享受人生」,很好的工作,很好的收入,可以吹噓的名聲——這些看來都是「先手活」,是佔盡便宜的事;然而,這些事現在看來,其實都是「後手死」。看似美滿的人生,卻因只顧追求享受,讓自己陷入不可測的風暴中。

曾經在受洗第一年的生日,寫下這麼幾句話:「憶昔風雨,而竟安度,感謝主恩,賜我重生。」

受洗後,從基督徒觀點看自己的一生,很多事情,突然都有了積極與嶄新的意義。

從編輯的角度而言,我一直認為編好書、編暢銷的好書,是最重要的事,其餘的都是其次的其次。而我也確實編過一些好書,尤其是文化、生態與原住民方面的書。但是,長期以來,我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編輯生涯的作品,有著一份欠缺——直到受洗,接受聖經教導後,我終於知道那份欠缺,是精神、心靈層面的欠缺。

我以往一直過於注重知識、文字、印刷、行銷,卻忘了問真正能幫助人的,是什麼樣的書?當我教小朋友認識太空梭、電腦或颱風時,卻沒有告訴小朋友,最重要的事——他們要有怎樣的人格?要如何看待知識?以及要怎樣面對生命?

二○○八年四月,我奉教會之命,為一個戲劇佈道撰寫主題曲歌詞,詞曲譜寫過程中波折不斷,但當演出前兩個禮拜的深夜時分,收到譜曲同工傳來的Demo帶,聽著聽著,我不禁落淚,那時,才真正品嘗到,為主做工的喜樂與豐盛。而這也是我在宇宙光工作最大的動力,至於,究竟是「先手活」?還是「後手死」?我想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最後,我要澄清一點,雖然滿口棋經,其實我的棋力很差,若有人挑戰,我一定高掛免戰牌,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