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信很多人都看過「戰地鐘聲」這部影片。它是根據海明威的小說改編拍攝的。內容敘述在一九三七年西班牙內戰中,美國青年羅伯特加入了游擊隊,抵抗法西斯黨人,羅伯特並受命爆破峽谷上的鐵橋。在山區中羅伯特認識了少女瑪麗亞,兩人產生戀情。第四天羅伯特成功地炸燬鐵橋,但在撤退時不幸中彈殉難。

內戰後山區的教堂傳來莊嚴的鐘聲,村民們默默地走進教堂,悼念那些為西班牙的自由,在附近山區犧牲的勇士們。影片的原名就是「鐘聲為誰敲響」(For whom the bell tolls)。這個名字在影片的情節以外,也啟示了其他的意義。

鐘聲敲響

可以想見,那個教堂的鐘聲自然不僅是為了那次悼念烈士而敲響。在平時,清晨的鐘響可能是為了喚醒修道人晨課靈修;傍晚的鐘響可能是為了告知勞動的村民歇工返家;主日的鐘響可能是為了催促信徒準時聚會。總之,教堂鐘聲敲響一定是為了某個原因,為了某些人。假使教堂敲響鐘聲是任意而為並無目的,並非為某些對象,那它傳出的將是錯誤的訊號,帶來的將是紛亂脫序。「鐘聲為誰敲響」的「為誰」,是個定位問題,定位不明,鐘響就一無是處。

不僅教堂敲鐘有它要傳達的對象和表達的意義,世間凡百施為,莫不都有它要服務的對象和它存在的意義。沒有認清對象,便不能有相應舉措,那些施為都將是資源浪費,毫無意義。

比方以辦一個雜誌來說。辦雜誌要有出資人、發行人、編輯、美工、作者、印刷廠,及通路商等,才能出版行銷。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讀者。辦雜誌的目的不是為了出資人、為了發行人、為了編輯、為了美工、為了作者、為了印刷廠、為了通路商,而是為了讀者。辦雜誌要有人喜歡看,才是它的目的。因此,先要定位它的讀者:是少年?是青年?是中年以上的人?是慕道友?是信徒?是喜歡科學的讀者?喜愛文藝的讀者?還是嚮往旅遊的讀者?等等。對象不同,它取材的內容就不同,而且編排和版面也就不同。譬如說是為少年辦的,內容或以簡短的故事帶出道理為宜,長篇累牘的說教文章可能會嚇跑了他;版面和美工不妨活潑多樣,色彩鮮明,符合少年人的喜好。

假如雜誌的對象是中年以上的人,情況自然不同;文章內容要有深度,即使長些,說理多些,性質多元些,都會受歡迎;編排與美工則要考慮,這些讀者多半會喜歡明晰典雅的封面,字跡清楚易於閱讀的裡頁。倘使封面炫目而紛亂,裡頁色彩變換字跡難認,讀來倍感吃力,而且圖像喧賓奪主,他們能否接受便有疑問;縱有精采內容,他們恐怕也會棄而不顧,作者編者豈非徒勞!雜誌更新改頭換面原無不好,要想到「為誰」,就不致過猶不及了。

當清楚「為誰」

進而想到學校之教育。以一所大學來說,除校長、副校長外,在教學方面有各學院的院長,有各系的系主任,有各科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在管理方面有教務長、學務長、研發長、人事主任、會計主任、總務主任、軍訓教官,及許多員工等。要有足夠的校園容納必要的建築,如行政大樓、各學院的大樓、大禮堂、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宿舍等等;要有師生運動的場地,如操場、球場和游泳池;要有足夠的儀器、設備和圖書等。所有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教育年輕的一代,使之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換句話說,學校的目的是為學生,一切的設施,一切的作為、一切的活動,甚至學校一切的榮譽,如果不能落實到學生身上,學生不能涵泳其中德業俱進,以後出社會不能受到肯定與歡迎,則學校的目的就沒有達成。主持校務的人,學校的「為誰」是當長記在心的。

主耶穌道成肉身降世為人被釘在十字架上,祂的「為誰」是清楚的。祂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使徒保羅在受差遣傳福音時,他的「為誰」也是清楚的,他說:「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原文作:榮耀)我的職分。」(羅十一:13)又說:「(那感動彼得……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加二:8)

至於我們蒙恩得救的人,哥林多後書五章17、18節:「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於神,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我們的職分如此,我們的「為誰」豈不也很清楚?

一個基督徒的生命如何?看他的「為誰」就大概可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