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從前五期的介紹中我們看見,教養的歷程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目標:也就是教養出在天、人、物、我等全人向度都能平衡成長的孩子,要達到這個目標,成人需要致力於以對自己及對兒童的愛為出發點,持續選擇公義慈愛並序的態度和方法來教養兒童將會使雙方都能持續健康的成長, 本期開始, 將陸續介紹如何操作威信型教養模式的操作技巧。

即使專家也曾是一位初學者

在每日的生活中,孩子少有行使控制權的經驗,因為當家長與教師的人必須負責以健康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我們也贊成讓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成為一位權威者,因為適切的控制對孩子的安全感而言是重要的。然而,當孩子有機會去行使控制權時,他們有些時候會學習以不適切的方式去嘗試與獲得控制權,他們也可能控制了錯誤的事情,像是他們也許試圖去控制環境或其他人(家庭、兄弟姐妹和週遭的朋友),而非掌控自己;有些孩子則完全地放棄控制並變得沮喪、沉默寡言且容易被他人所牽引。有時,他們控制焦慮的企圖導致了學校的問題、缺乏彈性或者攻擊。


我們都有失去控制的時候,那並非是一種愉快的感覺,為了健康著想,人們在生活中需要有控制感。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是無法掌控的,但是促進與維持控制感可以幫助我們渡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非預期事件。對孩子而言也是如此,但當他們要學習如何正確地去控制事物時,往往需要適切的引導,遊戲輔導正可以提供練習的機會。


在威信型遊戲輔導中,成人透過遊戲創造一個安全與接納的氣氛,讓孩子可以開放地表達感受與想法,在界線範圍內,成人也允許孩子對遊戲治療負責。在這樣的狀況下,成人與孩子都會發現孩子擁有解決自身問題的獨特能力,也由此體會到孩子是多麼驚奇的存在!


對成人來說,要允許孩子在遊戲輔導中做選擇是困難的,記住以下三點將可以有所幫助:(1)最終,成人是執行遊戲輔導中所設立限制的權威者。(2)在遊戲輔導中擁有控制的經驗,通常可以減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產生不適切控制的意圖。(3)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時,孩子可以從經驗中學習到信任自己-他們接納自己且獲得信心,這些將可以帶領他們渡過所面臨的困境。


在遊戲輔導期間,成人允諾孩子「引領前進」,並對孩子的遊戲表現出了解與接納。又,為了在瞭解與安全感間尋求平衡,成人亦會提供適切和穩固的限制,讓孩子保有安全感。在這樣的狀態下,許多令人驚奇的事將會發生:孩子更會分享自己,父母更了解孩子,且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加穩固,而穩固的關係通常會帶來問題的減輕與更快樂和健康的互動。


威信型教養模式的主要架構是由高監督與高情感兩個脈絡所組成,首先,我們將先探討落實高情感的兩個主要技巧:同理與鼓勵。 
高情感技巧:

同理
「同理」是一個一般大眾都曾聽過的詞彙,卻是一種知易行難的態度,因為在同理之前,必須要做到「同在」,「同在」的操作型定義是去除干擾的專注。我們要能夠跟孩子真的同在,首先要能夠願意努力去除掉內外在的干擾,而要去除掉內外在的干擾,必要的條件是: 
1.視孩子為當下最高的順位:在遊戲單元中,成人要以孩子為當下注意力的最高順位,這需要我們在意識上與意志上一起努力。


2.求對方最大益處:這是任何助人領域都認同的專業倫理,我們要常問自己:「我這樣做是不是努力地在求對方最大的益處?」我們當然不可能馬上就做得很正確,但是我們要時常思量自己是不是有立下這樣的標竿,是不是要以這樣的方向去前進,也就是說,常思及我這樣的說法、做法是不是有在往對方最大的益處前進?


3.去除本身的干擾以及捨己:要能夠跟兒童真正的同在,其實很像一個「捨己」的狀態,就是要能夠deny yourself。那個「己」的意思就是「專注在自己的身上」、「認為自己的真實就是真理」、「求自己受到最大的益處」、「讓自己不要受到傷害」等,也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的「顧自己」、「把自己放在別人之前」的部分。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跟對方同在,甚至可以同理他,就不能把自己放在最高順位,但這不是用委屈自己以求全的心態出發,而是本著愛對方,願意為對方最大的益處去著想,於是,才能夠仔細觀察、專注還有追隨孩子,甚至做到同理跟鼓勵的部分。我們要讓自己存在於上述的狀態,才能夠持續的去同理,而不會覺得很辛苦和勉強。然而,剛開始還不是很習慣這樣的模式時,會覺得滿辛苦的,但是慢慢就會覺得越來越輕鬆,因為這樣的態度已經逐漸內化了。


(一)同理是追隨而不是領導 
同理是一種反映性的傾聽,就是把你聽到、觀察到與體會到孩子的訊息,說給孩子聽。我們常能感受到孩子的狀態,可是要說得讓對方聽得懂常會有困難,因為兩歲的孩子、七歲的孩子與十二歲的孩子能聽得懂的語句不太一樣,像是我們不能跟五歲的孩子說:「你好像滿憂鬱的?」雖然我們能體會這個孩子目前的感覺是憂鬱,但是我們用的字眼他卻聽不懂,這是在表達的時候要克服的。因此,我們可能要越來越熟悉眼前的這個孩子,了解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他聽得懂什麼樣的話?什麼樣的例子對他來講很扎心?什麼樣的話他聽起來會暴跳如雷,於是才能說得出他聽得懂的話。


(二)不要問問題 
同理並非問問題,為什麼成人會想要問問題呢?主要是想了解孩子,對孩子的狀態感到好奇,並想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們真的會有求知的需求,想要獲得知識與了解,但是問問題的狀態跟同理的狀態是在不一樣的層次裡。因此,在遊戲單元裡,我們要盡量克制自己不要問問題,否則孩子本來在玩,但問了問題以後,就變成孩子在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常會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子玩?」、「你平常不是這樣子的啊!」、「你平常都玩得好開心,怎麼今天跟阿姨玩都很沈默呢?為什麼呢?是覺得很奇怪嗎?還是玩具太少了?還是妳有心事嗎?」這些都是要盡量避免的。那麼,不問問題,那要做什麼呢?我們要觀察與體會孩子的狀態,了解他的情況是什麼,然後描述給他聽,以同理來代替問問題。


(三)同理的層次 
同理是層次性的描述兒童的六個狀態,描述的意思就是站在客觀的立場將事實說出來,描述的層面包括:行為、情緒、想法、需求、說不出來的話,以及孩子的人際互動模式,以下將分別介紹之。


1.描述兒童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是外顯出來的,所以通常最容易被觀察到,因此這是同理的第一層次。像是「你把椅子跟桌子全部都排在樓下,然後又把一個嬰兒的高腳椅放到樓上。」這樣的語句內容就是在描述小朋友的行為,是我們最容易做到同理的一個層次,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先開始練習描述(同理)行為,如果這個部分已經做得越來越熟練,已經可以專心、沒有干擾,而且不問問題,又能描述他的行為,那麼,你已經有一個好的開始了。


例句:
兒童:嗨,又見面了。 
成人:...(有點被嚇了一跳)。 
兒童:我好像把你們嚇了一跳。

兒童:「老師,現在幾點了?」(微笑) 
成人:「好像你不想寫作業的時候就會一直問我幾點了。」 
兒童:(點點頭)

兒童:對啊,所以我要換一個遊戲了啊!蹦蹦蹦~!!!地震來了!(開始搖娃娃屋) 
成人:你讓地震來了,所有娃娃都掉下來了。我們已經剩下五分鐘了喔~ 
兒童:蹦蹦蹦蹦蹦蹦~~全部的東西都掉下來了~~~(一邊開始收東西進去箱子裡) 
成人:你一邊讓地震來了,一邊收東西。我剛剛提醒你時間快到了,所以你決定把東西收一收。

兒童:我都用下載的,我試過好幾次,都不能玩線上遊戲,表姊也幫我灌過, 
我也有帳號密碼了,就是不能玩”跑跑卡丁車”。

成人:你為了玩”跑跑卡丁車”做了很大的努力。

 

2.描述兒童的情緒: 
要同理孩子的情緒,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兒童的語言跟非語言狀態,例如:一個大班的小男孩想要繫上一條有西部牛仔槍袋的皮帶,可是他沒有嘗試就說:「葉老師你幫我繫!」於是我就說:「喔!你好像很快的就選到某個你喜歡的玩具,但是你覺得你不會繫,希望老師幫你。」他就大聲的說:「對啦!趕快!」如果他是這樣回應我的話,他的情緒可能就是生氣。 
例句:
兒童:每次功課都那麼多,煩死了。 
成人:你覺得功課太多很煩。 
兒童:沒辦法阿,老師最大。 
成人:好像很無奈吼。

兒童:我灌了很久的線上遊戲都灌不成 
成人:你很生氣,因為電腦沒有辦法做到你想要的事。

弟弟:不是這樣的,他剛剛去玩恐龍卡,你看(向我炫燿恐龍卡),而且還花了30塊,還要我不要講(嘲笑狀)。 
成人:你很高興,因為你知道哥哥的秘密。 
弟弟:哈哈哈哈,我要跟媽媽說。 
大哥:還不都是你害的,你敢講我就揍你(瞪著弟弟)。 
成人:哥哥很生氣,也怕被媽媽知道這件事。

兒童:老師~,他們那組的分數要除以二啦!(有點生氣) 
成人:你好像不太開心,怎麼這麼說呢? 
兒童:老師~,剛剛他們都一直犯規耶!說好一次只能一個人比,他們都三個一起來,還有人洩題! 
成人:大家都不守規則,只有你遵守但是也輸了,讓你覺得很生氣,很不公平! 
學生:咦~老師你怎麼會知道?!(一臉吃驚的樣子)
我:你對我知道今天你們有去天文館參觀的事情感到很驚訝齁!

生1:(生拿出成績單和獎狀)老師你看!我的成績單和進步獎獎狀耶! 
我1:哇!你好開心拿到進步獎獎狀,很想趕快告訴我這個好消息。

下期起,我們將繼續介紹同理技巧中的其他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