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克服社交畏懼症一個最能有效減低恐懼的方法,就是在漸進的情境中多加練習。例如說小雅在一、兩個人面前演講時較輕鬆自在,那就儘量提供這種情境讓她去練習;或者她可先從一次只講幾分鐘開始,不用一次全部講完。再慢慢增加聽眾的人數或延長演講的時間。這練習可以請家人、朋友或教會會友幫忙擔任聽眾,只要一有機會就多加練習。

基督徒可以將教會當作練習的地方。這些過程要按著小雅自在的程度來進行,但是要記得逐步增加困難度,最終目的是讓她可以在公眾的場合完成她的演講。如果是基督徒的話,可以在教會裡正式或非正式地進行這樣的練習。

另外是幫助他們停止因為恐懼受羞辱造成的負向自我評價。一連串的思緒常常會煩擾社交畏懼症的患者。一般而言,人們會感到焦慮,是因為擔心自己的表現一團糟,他們總是擔心會作出很丟臉的事,或是他們的模樣會被別人嘲笑。他們會擔心自己滿臉通紅、口吃或表現愚蠢。

罹患社交畏懼症的人,通常會成為批評自己最嚴厲的人,因為他們老是覺得自己糟透了!基督徒的關懷者必須瞭解這種人會有這種負面想法,並且試著去挑戰他們。關懷者可以給予鼓勵以及真實具體的回饋,讓他們不再使用不真實的、悲觀的預期來折磨自己。在患者練習的過程或是與他私底下交談時,不斷加入鼓勵讚美、正向的回饋是協助這些患者極有效的方法。如果能夠針對演講的內容再提供一些誠懇的建議,相信患者會受益良多。

適時建議他們接受專業的協助。他們比一般人想像的更沮喪和挫折。不要對這些患者太嚴苛,感同身受他們的痛苦可激勵他們尋求專業的協助。溫和地幫助患者瞭解他們有選擇的空間,應該要選擇對他們自己最有利的;他們不應該為了這樣的恐懼,而放棄了難得的機會。

還記得小雅幼年在學校時,因著一次焦慮的經驗而決定從此不在大眾面前講話嗎?當小雅走到講台上時,因為自主神經系統過度反應,出現焦慮的生理症狀。這個系統包括了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會讓人出現心跳加速、冒汗、臉紅以及其他焦慮的感覺。當一個人離開了那個令他害怕的情境後,這個系統就會自動減緩功能,讓人覺得情形好像有「改善」;久而久之,他就學會用逃避的方法來減少焦慮症狀的出現。其他人可能會注意到這種現象,反倒是身邊的親朋好友常常會忽略。不幸的是,這樣的逃避行為只會讓症狀更惡化,並且讓他們永遠沒辦法掌控自己的恐懼。

基督徒可以從瞭解逃避行為是如何形成的過程來幫助患者,可以協助患者指出哪些是細微的逃避行為,並且鼓勵他們坦然面對恐懼。當他們逐漸讓自己身處害怕的活動當中時,自主神經系統就會開始運作,讓人變得焦慮;不過這樣的焦慮可以透過「習慣成自然」(habituation)的過程而慢慢減低。換句話說,人可以逐漸調整神經系統與思維過程來控制焦慮,這樣的適應力會在常常置身於恐懼的情境中慢慢成型。

在一些神學院中,諮商的課程和訓練都會提供機會探究神學生和一般大眾焦慮的起因;這些課程也有機會辨認出可能有演出焦慮或是其他恐懼的學生。然而,這些課程僅能幫助一些願意參與的學生,對於那些有焦慮卻不願選這類課程的學生,仍是無能為力;校方可能需要提供更普及而正式的課程,以幫助這些焦慮的神學生。如果能夠結合神學院諮商的課程,或是請教授諮商的老師參與,效果會更好。一個顧及這些需要的正式課程,不僅能幫助那些害羞、畏懼的學生,對其他學生也有助益。

小心不要認為這些情形是正常的,就忽略了問題。雖然將行為解釋為正常是非常具有支持性的做法,但是治療絕不能因此而停頓,要積極地去幫助這些人或推薦他們去接受專業的治療。換句話說,不要因為一個人正被焦慮所苦,就認為這是一種羞恥,或是給他貼上一個「不正常」的標籤。在幫助人的歷程中,要讓人瞭解病情又不覺得丟臉,是值得努力達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