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曾在節目中訪問「家庭與婦女」的主編陳艾妮女士,她也是FLO(For Love)工作群的一員,談的主要話題就是由FLO所策劃的「把愛找回來」公益活動。這個活動從去年九、十月展開,主要的目的是呼籲一些離家出走的青少年回到家中。透過多樣的活動內容,他們接到了許多蹺家者的心聲,也接到了更多蹺家者父母的心聲,由這些心聲中,不難發現造成子女蹺家的原因不外乎他們無法承受父母給他們的愛或是家裏根本沒有愛!

   有個漂泊在外的年輕人就寄給主辦單位一封信,信中說︰「不要說什麼把愛找回來吧!我知道就算是回到家也不可能有愛!」

   「接到這樣的回音,所有的工作人員心裡都有說不出的難受,好像是被人猛打了一下。」陳女士這麼說。其實聽到這樣的反應,想想目前的家庭問題,有幾個人會沒感觸呢?在呼籲要把愛找回來,要浪子回家的同時,如果家裏根本沒有愛或是成員之間表達愛的方式總令對方誤解,家不再是個使成員鬆懈、休息、最具安全感的避風港,而是一個冰窖甚至是個戰場,那麼即使是人回來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陳女士覺得,這項活動的主要後續工作就是要協助大家建立和諧的婚姻關係、親密的親子關係,把每個家庭中的「愛」先找回來,自自然然的,家中成員就會以家為中心,不願離開、不會出走,當然也就不會在外鬧事了。

   如何建立美滿家庭呢?這是個大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說完,陳女士舉了個挺有意思的例子。她有個朋友抱怨和丈夫的關係不好、有距離,陳女士反問她,每天和丈夫有多少時間可以聊天,彼此分享一些感受,談談心裏話,了解對方的情況?答案是兩個人都很忙,沒什麼時間談這些,在家裏碰到的時間不長,頂多是寒喧一下而已。陳女士告訴她︰「這麼說來,妳和他也不過是點頭之交,對於點頭之交妳還要求什麼呢?」的確,對於點頭之交,我們還能要求什麼?但在今天的家庭裏有多少的夫妻父子、母女……是點頭之交呢?為數不少吧!很多人都是家庭中的心靈浪子,即使形體在家中,但卻早已對家人封閉心靈,不以真心與家人交往,只和家人維持著點頭之交,如此膚淺的一種交往,怎麼可能產生深切、穩固、美好的情愛?又怎麼可能建立一個充滿愛的窩呢?

   我想到《反敗為勝》的作者艾科卡,在事業上經歷了挫折,卻跨越挫折建立非凡的成就,他的自傳帶給很多人激勵。導引他成功的許多信念的確值得推崇,使許多人得到啟示、幫助,但我更欣賞他在另一本書中,花很多篇幅說明他對於家庭的觀點,以及他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說沒有人會在臨死之前說︰「我很後悔沒多花點時間在事業上。」他一生中最擔心的就是子女學壞。由此可見,像他這樣一個事業成功的人,所最重視是還是他的家。

   他認為家庭是永遠不會動搖的磐石,也是最有效率的組織,一個文明世界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家庭之上,否則無法長治久安。一個國家、一個州或一座城如果不從個人修身齊家做起,那就不值一文。家庭是一切的根源。他不只是空談這些觀念,他也花了很多篇幅談他如何教養孩子;如何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為他們煩心、擔心;如何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他說,他這一生最關心的是孩子。即使他征服了世界,但孩子卻走偏了路,他也會覺得自己是個輸家。他承認,即使是他,在回顧過往、品味一切時,也無法體會財富和成功的意義何在。他看清了人生在世多為名利所絆,當他終於想好好為自己活一次的時候,轉眼孩子就在身邊,他愛他們。

   不止對孩子,對太太、對父母,他都是一個身體力行盡全力扮演好丈夫、兒子角色的人。他提醒大家要全心全意愛自己的家人,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美好時光能維持多久。他也自自然然的和他的父母保持最親密的關係,到現在,還每周固定打五、六個電話給他媽媽,如果那一天他忙得沒空打,第二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撥電話給媽媽」。他不僅常去探望媽媽,也常安排假期和父母同遊,甚至在出差時還帶父母同行。

   一位世界聞名的商業圈大老闆,擁有無數的財產和顯赫的聲名,但他下了班後甚至在公務時間,他還是盡量與家人相處,他看「家」比一切為重。他深深體認到家是一切基礎,他花時間去經營他的家。

   我們呢?再忙、做再多的事,能與艾科卡並駕齊驅的人畢竟不多,何不移轉一下自己的生活重心,把「家」的份量調高,花下時間、精神、心力去經營出一個美滿的家,把充溢在家中的愛尋找回來吧!

                (作者金明瑋原發表於宇宙光雜誌79年2月號)

後記:即使時間已過十多年,「把愛找回來」的標語依然受用。今天的家庭和十多年前比較起來,家人間彼此是點頭之交的可能更多吧!而在大家都忙著尋找自我、發揮自我的時候,有多少人把與家人的關係放在首要地位上呢?希望這樣一篇文章不僅可以給我們一些提醒,更重要的是能讓我們付諸行動,調整自己心目中家的份量,努力讓家裡充滿愛!(200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