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前兩期的傳愛中,我們已經了解了外向型疾患的孩子的症狀、類型、成因以及定義,在本期中我們將把焦點放在重點式的介紹如何幫助怒怒天使們.

1.幫助天使
成人與兒童發生磨擦在所難免,但是若兒童的不順從及反抗變成一種異常現象,甚至把公然違抗視為家常便飯,不論是對成人或兒童都會有許多的困擾與苦衷 
如果成人非常關心孩子和家庭,而且目前覺得這個小孩行為頗為嚴重,那麼一定要尋求合格的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及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協助.本單元在幫助天使這個部份將要提供的意見雖有幫助,但可能不夠,因此帶小孩去接受評估並遵從治療建議會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介紹的五個重點領域,參考自M.L.Bloomquist(1995)所寫的行為障礙症兒童的技巧訓練-父母與治療者指導手冊,其內容著重在讓成人及小孩增進因應能力的思考以及行動.透過這些方法,成人不光只是學習自己應學會的技巧,也要像老師一樣的幫助兒童及青少年學習一些技巧.以下是三個重點領域:

小孩的順從性
小孩能遵守規定
小孩處理生氣的能力
一.幫助小孩學習順從
(一)何謂小孩不順從?
父母交待小孩去作某件事而小孩沒去作就是不順從.
不順從可從兩部份來定義,一部份是小孩被交待作某件事,另一部份是小孩沒有去作他被交待的事.父母和小孩都必須作改變才能增加孩子的順從性。
如前所述,兒童期的高度不順從與青少年時期及成年期的違法及反社會行為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因此,讓小孩傾聽和服從大人的指導是很重要的。父母往往在孩子不順從時,不假思索的使用自己的父母過去所使用的方法.可惜的是,這些方法往往行不通,而且常使親子關係更加惡化,孩子的行為問題更為嚴重。這些父母經常大叫,前後態度不一致;使用無效的命令;屈服於小孩的倔強行為;有時會過度控制或使用體罰等,長久使用這些方式的結果,常使小孩的問題行為更加的嚴重。
(二)順從性訓練
親子之間常因為父母要求孩子作一件簡單的事但又得不到孩子的順從而有衝突,教養實務研究已指出,父母可以修正一些行為來增加小孩的順從性。
1.發出有效的命令
以下為各種無效的命令:

  1. 模糊的命令—無法精確的告訴孩子他應該怎麼作。
  2. 疑問式的命令—提供小孩一個可以選擇順從或不順從的機會。
  3. 說理式的命令—小孩較易提出理由反駁,不願順從命令。
  4. 多重的命令—命令過程中有太多步驟,會讓小孩無所適從。
  5. 重複式的命令—小孩慢慢知道父母下達第一次命令時,他們不順從沒關係。

避免使用以上的命令方式,轉以特定及單步驟的命令來表達,通常十個字或更少字的特定且單步驟命令和小孩的順從有關。例如:再十分鐘請妳去刷牙。
2.使用有效的警告
當孩子對命令沒有立刻順從時,使用有效警告及輕度處罰就顯得重要.有效警告可以用「如果….就…」 
的句型來表達(如果你不將你的玩具撿起來放在櫃子裏,就會一天都不能看到這個玩具).很重要的,你只能警告一次,只要你堅持只警告一次,而且言行一致,孩子終究會學到如果他不想得到處罰,他就必須順從。
3.小孩順從就給予正面後果,不順從就給予負面後果
(1)如果小孩順從就給予增強
增強的方式可以非常多元,切合孩子的需要,並且儘量是立即性的增強不要延宕。
(2)如果小孩不順從就給予輕度處罰
有效的輕度處罰包括坐在隔離的椅子上,或在走道上3-5分鐘,及失去某些基本的權利。

4.保持冷靜
保持冷鏡,不與不順從的孩子進入權力爭奪戰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冷靜的態度管教不但較易獲得還子的順從,同時也提供孩子情緒表達的楷模。若親子之間已經太火爆,這時應該先讓自己退離現場,沉澱情緒 之後再來討論。
綜合以上所述,為了獲得小孩的順從,大人可以使用特定且單步驟的命令,若小孩沒有立刻順從,就給予警告,接著,若孩子能夠順從,就給予立即性增強,若不能順從就給予輕度處罰。


二.幫助小孩學習遵守規定
(一)何謂小孩遵守規定的能力不足?
無法學習遵守規定的孩子在將來比較容易會發生行為及適應問題.不遵守規定的範圍,可以小到不作家庭作業,大到不按時間回家。小孩若無法遵守大人的規定,常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家庭的親子衝突也不斷.另外,那些從事違法或反社會行為的孩子常常沒有得到成人足夠的監督,也就是說這些成人經常無法設定清楚的規定(例如回家的時間或上床的時間等)和界限(例如小孩可以去或不去哪些地方)。
(二)遵守規定的訓練
遵守規定的訓練主要透過「每日行為契約」的方式來執行。其內容主要有兩個部份:行為規定以及事後的代價(獎賞或處罰),執行的步驟如下:
1.設定行為要求
成人在訓練小孩能夠遵守規定前,首先應該完成兩步驟:

(1)在我的家中或教室中,究竟有哪些規定是最重要的?另外,也可以從小孩經常違反的規定來思考,這些可能包括在特定時間之前完成家事或家庭作業、在上學的日子準時起床、每天上學、餵狗吃東西、沒有大人的陪伴不要去限定的地方,以及將去處告之父母等.將全部的規定列表,且依重要性排序,並只針對兩個或三個最重要的規定和小孩討論。
(2)接下來,與小孩清楚的溝通這些規定的具體內容,例如:每天晚上七點前作完學校的功課。
當成人與孩子對具體的規定內容已達成共識就可以
進入下一個步驟。
2.設定會隨著小孩的行為獲得或喪失的權利
討論並列舉出小孩想要獲得的權利如:看卡通、畫畫、打電腦、全家出遊及文具用品等 
3.實施契約 
在契約裏寫下行為要求以及會獲得或喪失的權利,
在雙方都同意後,可大聲的唸出內容及簽名,之後把契約放在明顯的地方,最後就是冷靜而一致的執行契約,並且每天跟小孩回顧契約.
綜合以上所述,要使用每日行為契約時,成人必須先設定每日行為要求,然後依照小孩是否符合每日行為要求來實施增強或輕度處罰.
三.增進小孩處理生氣的能力 
(一)何謂生氣問題 
有行為障礙症的兒童經常也有生氣問題.當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場合如家中、學校、安親班以及社區,為了一些事情爆發了不成比例的習慣性嚴重生氣時,他可能就有生氣問題.但是,如果孩子只在某一特定的情境會出現生氣問題,那麼,問題就可能是情境造成而非孩子本身。 
(二)幫助孩子學習處理生氣 
以下的步驟主要著眼於幫助孩子培養一些重要的技巧,以便他們能夠處理一些很強烈而負面的情緒。 
1.步驟一:確定孩子適合此刻學習如何處理生氣 
如同教導問題解決技巧一樣,以下的兩種狀況,告訴我們孩子或許尚未準備好要學習處理生氣:

年紀或認知能力太年幼的孩子
心理上太過防衛的孩子
當以上的狀況發生時,替代性的策略有二:

幫助他了解和清楚表達自己的感覺
讓較防衛的孩子知道,全家人一起在面對一些事情,而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在努力作一件事,或許可以有效降低他的防衛
2.步驟二:定義何謂生氣?
許多有生氣問題的孩子需要了解什麼是生氣,以及自己生氣的類型是什麼。 
成人可以教導孩子:生氣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和不愉快的感覺,常常在事情沒有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進行時產生.幫助孩子了解生氣的範圍可以從挫折(輕度)到氣憤(中度)到暴怒(重度),藉著引導式問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在什麼時候或什麼情況下會感到挫折、氣憤或暴怒。 
3.步驟三:教導孩子辨識生氣的訊號 
這個步?的教導目的在更加強化孩子對自 
己狀況的了解,進而提升孩子的控制感。 
成人可以告訴孩子,生氣是一種很強烈的 
感覺,通常它包括了下表所整理的三個部份:
生氣的訊號

身體訊號

?想法的訊號

?行動訊號

呼吸加外

我討厭自己

毆打

心跳加快

我想要傷害自己

大?

汗量增加

我討厭他

哭泣

臉色泛紅

我要打他

威脅

肌肉緊繃

我討厭作功課

昏倒

身體發熱

我想要砸東西

坐立不安

 

我好笨

發抖

 

我什麼事都作不好

逃開

 

我放棄

退縮

當成人以這張表並配合示範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了解這些訊號代表什麼意思,接下來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在不高興時曾出現過那些訊號,例如:成人可以先表現出很生氣和挫折的樣子,再讓孩子指認出示範中所出現的訊號,也可以讓孩子示範生氣,由成人指認生氣的訊號。 
4.步驟四:教導孩子如何放鬆 
當孩子已經能確認自己的情緒後,接著他就可 
以學習處理或降低生氣的第一步:放鬆.以下列出幾 
種可能適用孩子的幾種放鬆方法:
(1)深呼吸 
請孩子學習深深的吸氣,再慢慢的吐氣,反覆 
數次讓孩子熟悉。 
(2)視覺想像 
請孩子在腦海中想像一幕非常放鬆的景象,
方法也可以配合深呼吸來進 
(3)機器人或破布娃娃技巧 
此方法對十歲以下的兒童效果較佳.首先,
要求孩子把全身肌肉繃緊,並想像自己是機器人 
持續緊張的狀態約15秒,然後要求孩? 子鬆弛所 
有緊張的肌肉,並且想像自己是個布娃娃,並保持 
15秒。 
(4)肌肉放鬆技巧 
對於年紀較長的孩子,可以教導孩子一次緊繃再放鬆一小群肌肉,順序由肢體的下端開始往上練習.例如讓小孩將他的雙足緊繃,維持五到十秒,然後放鬆五到十秒,接下來便可練習其他的部位.
5.步驟五:教導孩子運用調適性的自我談話

讓孩子了解,如果他學會用一種有幫助的 
方式和自己說話,他就能更有效的控制生氣,
這樣的談話包括:放輕鬆、我可以應付得來、 
保持冷靜、如果我作得不好也沒關係、平靜下來、小雅不跟我玩讓我很難過,但是其他小孩喜歡跟我玩、作一些深呼吸、我越來越儘緊張了,放鬆一點、我會盡全力去作、儘量不要放棄、不要讓它干擾我。 
(2)示範及角色扮演如何應用調適性的自我對話 
成人可以藉生活中的一個挫折情境(如發現錢包被竊),先示範無效的處理(如丟東西、咒罵及大吼),下一步再示範如何在同一情境下運用調適性的自我對話(如我必須冷靜想下一步、沒關係事情總會解決),經過幾次示範後,再要求孩子作類似的角色扮演。 
6.步驟六:教導孩子採取有效的行動 
接下來就是鼓勵孩子採取前面所學到的所有技巧去解決原先讓他覺得生氣的問題。 
7.步驟七:示範如何舒解生氣 
最後成人要在日常生活的挫折情境中,不斷的示範以上所學的所有控制生氣的技巧,並且不斷的鼓勵兒童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