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一首民謠近日常在我心頭響起。那是年少時哼唱過的,但久已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不知何以如今又這般清楚地浮現出來。歌詞依稀記得是:

從前在我幼年時,朝思暮想去航海;
祇願坐上一條船,渡重洋飄大海。
但現在已然如願,朝朝聽得見,
那都納河水不住流潺潺。
啊! ───
那都納河水不住流潺潺!

歌詞裡的都納河不知在何處,想來該是某個外國的一條河流(會是多瑙河的另譯嗎?)這首民謠顯然是從哪個外國的民謠翻譯來的。曲調簡單容易上口,也不易忘記;歌詞寥寥數語,勾畫出人生感懷。哼著這首闊別超過一甲子的老歌,不禁懷念那個不識愁滋味的年代。

傳唱不衰的好歌

我有幸在中學上音樂課時,唱對了一個「半音」,老師認為尚有可取,指定參加合唱團,使我對歌唱產生了興趣。那個時代有許多好歌,合唱團唱的一些抗戰歌曲、抒情歌曲,許多都是知名音樂家寫的,如「長城謠」、「故鄉」、「玫瑰三願」、「旗正飄飄」、「黃河三部曲」等,現在坊間的歌本上仍有刊載,也常有合唱團演唱,歷久不衰,可見確有藝術價值。

這些歌,和以後聽到的一些好歌,如「回憶」、「梅花」、「綠島小夜曲」等等,不僅曲調好聽,而且歌詞優美,就像一首一首的詩,即使去朗誦,都能使人迴腸盪氣,或意氣風發。有些歌,逕直就以前人的詩詞入譜,益為動聽。好像黃自就以白居易的「長恨歌」,譜了「漁陽鼙鼓動地來」、「山在虛無縹緲間」等幾首。柳永的「雨霖鈴」也譜成了曲,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唱盡了離別的愁緒。

有一首旋律又與眾不同,它先後配成了三首歌,出現在我人生的三個段落,特別難以忘懷。我中學時期正是對日戰爭方殷,許多人離鄉背井,家破人亡,巴望早日抗戰勝利,重返家園。那時有一首歌,歌名已忘,歌詞十分悲壯,猶憶結尾時有這麼幾句:「志沖九霄,中華兒女慣征討;氣壯山河,躍馬荷戈長嘯。家庭輕拋,何計妻嬌兒女小,頭顱拼卻,收復失地是吾曹。」當時雖是年少,唱此歌時卻是昂奮激動,不能自己。

以後出了社會,聽到一首西洋歌曲「丹尼小子」(Dany boy),與上面那首曲調完全一樣,如晤老友,很快也上了口。歌詞內容是少女佇盼愛人早歸,柔婉情深,遊子唱來別有一翻思念親人的情懷。

再以後歸了主,在教會的「頌主聖歌」中,唱到第五十四首「但我知道」時,發現竟和上面兩首的旋律完全一樣。歌詞內容至為感人,有一節說:「我不知道祂為何默然受苦,將祂平安,安慰這流淚谷;祂又如何在十字架上心碎,三十三年換來痛苦冠冕。但我知道祂手醫治我傷心,除我罪惡,使我恐怖消散,叫凡擔重擔的人得享安息。……

這一首旋律串連了三首歌,對我來說,它把昔日戰時的淒壯、遊子當年的鄉愁,和歸主以後的平安與盼望,譜成了一闕跨越時空的樂章。吟唱時熱淚盈眶,已不辨是憂是喜,是傷感是欣慰了。

唱詠詩歌,頌讚歸神

有人說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在主日崇拜中唱詩讚美占了重要的一環。傳統的和新創的讚美詩歌合起來恐怕有幾十厚本。這是基督教信仰中豐富的寶藏,我們口唱心和,不但得到安慰與力量,同時也以讚美為祭,獻給了神。

其實聖經中的許多經文就是詩歌。例如〈出埃及記〉十五章一至十八節是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的歌,讚美歌頌神的大能分開了紅海,使以色列人安全走過,而又使海水淹沒了埃及軍兵,拯救了以色列人。

又如〈以賽亞書〉五章一至七節是一個比喻,講到一位葡萄園主人辛勤地刨挖園子,栽種上等的葡萄樹,指望結出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園主決定拆毀牆垣,使它荒廢,生長荊棘蒺藜。這段經文稱為葡萄園之歌,比喻中的園主是神,葡萄園是以色列,葡萄樹是猶大人。「祂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倒有冤聲。」述說了神對以色列的失望。

至於詩篇,學者說是猶太人的聖歌集。詩篇的許多標題都指明用何種調子唱出,何種樂器伴奏,或「交與伶長」等,都可顯明詩篇是寫來歌唱的。

又如雅歌這個名字取自書中的首句:「所羅門的歌,是歌中的雅歌。」而耶利米哀歌顧名思義可知是歌,是先知耶利米所作,每年陽曆三、四月間,猶太人度亞筆月紀念亡城之痛時,必會唱誦此書。

從這些例子可看出用來唱詠的詩歌在聖經中的地位,也顯示唱詠詩歌在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人生的旅途上,有好歌與聖詩陪伴我們,或引吭高歌,或淺吟低唱,讓頌讚歸於神,愉悅歸於我們,我們何其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