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中時代看過張曉風女士寫的《地毯的那一端》之後,從此成為她的忠實書迷。一九六九年考進中原理工學院,大家口耳相傳,爭選林治平老師開的中國近代史,有同學告訴我,林治平老師就是作家曉風女士的先生。因為崇拜曉風女士和林治平老師而認識《宇宙光》雜誌(記得它的前身是一本32開大小,稱為《燈塔》的刊物),也曾經帶著「朝聖」的心,到「我們咖啡屋」巡禮,一路相隨,從一本福音預工的雜誌到全人關懷的機構,有無數默默關懷與她一起成長的讀者,何其有幸,我也是其中之一。

有我參與的痕跡

畢業後進入職場、然後結婚生子,隨著家庭和工作的忙碌、繁重,有一段時間忘記訂閱《宇宙光》雜誌,但是仍然關心《宇宙光》雜誌成長轉變的艱辛和努力;在籌募購置位於靈糧堂新建大樓現址時,我也曾響應韓偉院長的「一人一磚」活動,因為《宇宙光》雜誌的內容,就像一位溫柔忠心、知識廣博、內涵深厚的好友,在我起起伏伏的信仰歷程中,曾經鼓勵、陪伴、幫助我走過屬靈生命的孤單與貧乏,我也希望在宇宙光進入歷史新頁的一刻,有我參與的痕跡。

和宇宙光同行的三十多年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感動的事就是「送炭」活動──「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宇宙光就是一個愛的管道,「將暖暖的炭火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他們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持,甚至人力、物力經常在缺乏狀態中,卻堅持到現在。

對宇宙光事工的認同、敬佩甚至崇敬,讓我從教職退休後一直嚮往想到宇宙光作志工,並常常掛在口中。先生也不斷「善盡」理性提醒責任──「妳能做什麼?」「文字事工啊!」「什麼文字事工?」「校稿啊什麼的。」「妳能每天去嗎?」「每天?(猶豫……)可以每週去一次。」「別人能等妳嗎?」……

好,此路不通另闢他途。隔不久在《宇宙光》雜誌看到招募熱線志工,仔細研究主、客觀的條件和要求,然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和先生商量溝通,最後老爺大筆一揮「可」,現在終於成為宇宙光的家人!

同得福音好處

在關懷熱線我真正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的生命意義,葉貞屏老師有陽光般和煦鼓舞的笑容,及專業精深的理論與實務;廖學謙老師語中洞中肯綮的引導與建議;熱線同工昱亨已經內化的技巧傳承,不論是在成長讀書會的個案討論或是個別指導,在她鉅細靡遺傾囊相授時,每每在我腦海中浮現幼時,父親手把手一筆一畫教我學寫字的畫面。麗雪溫柔細心又貼心的關懷鼓勵,以及專業技巧的提醒建議,使我受益良多,要不是顧慮她事務繁多,每次都想多討論多學習一些特殊個案的應對技巧。

這段期間我自己、女兒、兒子,都面臨到人生的挫折、困境,而正在學習的助人理論,正好幫助我用同理、傾聽、鼓勵代替以往的講理及指導,孩子也給我正面回饋,現在我們都走過這段人生的低谷。

《宇宙光》雜誌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很適合做福音預工,我在所住的社區中成立社區讀書會(從宇宙光雜誌讀書會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得到的靈感),每月一次分享《宇宙光》雜誌內容,社區居民隨時可以加入,反應不錯人數緩慢增加中。也感謝雜誌的支持,以七折優惠提供給參加的成員。

駐足回首,來到宇宙光,原來是祂慈繩愛索的牽引,每當有人聽到我來自台中東勢,每次要坐三小時的車程,都會發出「讚嘆」,其實我才是真正收穫豐富、恩典滿溢的人,宇宙光以「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為家訓,能夠成為她的家人,是我的禱告蒙垂聽的見證。

編按:感謝主差派孫老師擔任宇宙光的義工,每週2~3次遠自東勢來到台北與我們同工,參與熱線志工的服事,成為《宇宙光》雜誌種子讀書會的教師,服事社區民眾,親筆書寫卡片鼓勵獄所受刑朋友的雜誌心得投稿,願主紀念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