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乙兩友聊天。甲向乙說:「你確信『施比受更為有福』嗎?」乙說:「我當然信!」甲說:「這樣的話,我願你比我更為有福,請你施給我十萬元。」乙說:「我深信不疑,你不用試探我。你似乎有點懷疑,不如你施給我十萬元,我相信你一定會比我更為有福。」兩人一笑作罷。

新約使徒行傳二十章35節,使徒保羅說:「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何以「施比受更為有福」,聖經沒有直接說明。施者是付出,是減少;而受者是得到,是加增。受者自然有福,但施者福從何來,而且更為有福?不免令人費解。

曾在網路上看見一則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想要住宿一晚。但是旅館卻沒有空房間了。旅館的夜班服務生說:「非常抱歉,所有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他停頓了一下又說,今晚風雨這樣大,兩位可能不便再找別的旅館了。如果願意將就,可以在他的房間休息一夜。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還是蠻乾淨的。而他要值夜班,不會使用他的房間。

老夫婦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建議。第二天早上雨過天青,老先生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親切地說:「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封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發生的事,附了到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服務生在抵達曼哈頓後,這位當年的旅客老先生帶他到一個路口,這個路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就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我說過的話嗎?」這位服務生驚奇得說不出話來。這位老先生名叫威廉.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這間旅館就是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一九三一年啟用,是紐約尊榮華貴的標誌,也是各國高層政要造訪紐約時下榻的首選。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 (George Boldt),他是奠定華爾道夫地位的推手。

這個故事的人物有真名實姓,情節又有具體的事物佐證,應該不是杜撰的。這位服務生一念之仁,讓老夫婦旅客住了他的房間,所得到的回報是千倍萬倍於他所付出的。從這個故事來看,施比受似乎確是更為有福。

但這只是個特例,不足以證明「施比受更為有福」。試想,如果威廉.阿斯特夫婦不是那麼富有,或者他無意投資興建大旅館,或者他忘了承諾,即使興建旅館也未必找這位服務生去經營,這位服務生能得到的回報頂多是一聲感謝,結果便完全不同了,能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嗎?

我想人生在世的福無非是兩類,一類是物質層面的福,可以錢財為代表。如果施者施捨了十萬元,而得到超過十萬元的回報,那施者自然比受者更為有福。但這種情形絕無僅有,也極少有人在施的時候期盼得到更多的物質回報,除非他以為自己是在買樂透。

人生另一類的福,是非物質層面的福。信耶穌有永生得平安當然是福,實現自我價值、心裡得到滿足自然也是福,而自我價值的實現則來自對他人有益處,有貢獻。一位朋友多年來捐款給一個機構,扶助貧困的兒童,也定期收到機構寄來的兒童成長報告。他從一疊國內兒童成長報告中抽出一份,受助者已在讀高中,信中寫道:「親愛的資助人您好:我最近要考美容丙級了,希望可以考過。雖然可能會緊張,但我會努力考過的。謝謝您對我的幫助。祝您身體健康,事事順利。」他又抽出一份報告,受助兒童讀國小,信中說:「親愛的資助人:您好!我在學校英文有進步,我很開心。謝謝您關心我,我會加油。祝您身體健康。」

朋友說:「這些孩子並不知我是誰,我也從不期望他們的回饋。但想到我些微的捐贈能對他們的成長有所幫助,就覺得實現了自己的一份價值,心中的滿足與喜悅是物質不能帶給我的。」

更進一層看,主耶穌曾對門徒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 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太六:19、20)依此看,人生其實有兩本帳,一本是看得見的,是地上的;一本是看不見的,是天上的。地上的帳,記載我們在地上的財富;天上的帳,記載我們在天上的財富。地上的財富因為我們的善行而減少,天上的財富卻因為我們的善行而增加。地上的財富早晚都會過去,天上的財富卻會存到永遠。

如此說來,「施比受更為有福」原是不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