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週日去高中同窗好友家談天,兩人一談沒個完,好像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到了中午,我尾隨她進入廚房,一面談,一面看她從冰箱取出一些東西準備作菜。她先拿幾支蔥,放到砧板上,把頭切掉,再將蔥拿到水龍頭下沖洗,從頭端到尾端洗得乾淨淨,然後再把綠色的部分弄掉。好啦,總算把蔥弄乾淨了,回頭一看,因為剛剛切的時候蔥還沒洗過,所以砧板上沾了些泥沙,她只好把已洗好的蔥隨手放在流理台上,把那塊直徑約有四十公分,厚約五公分的砧板拿到水龍頭下沖一沖,再拿起蔥,想起流理台可能不太乾淨,她又把蔥沖了一下,才算安心地把蔥放在砧板上切成數段……。

我在一旁仔細觀察這一場隆重「洗蔥儀式」,不禁目瞪口呆,忍不住問她:「妳每次洗蔥都是這樣嗎?」

「有什麼不對嗎?」她反問。

「不,沒有什麼不對,只是跟我洗蔥的方法不太一樣。我想我是比較懶一點,做什麼事都要先想想有什麼步驟可以省略,好省點力氣。」

「是啊!我記得你以前唸書的時候,筆記都只寫三言兩語,要考試了才向同學借來看。還有,妳還建議同學分工合作寫作業,每人分配幾題,再互相抄來抄去……。」

我怕她把我過去的不良記錄掏個沒完,連忙說:「讓我把我洗蔥的方法告訴妳,妳參考看看,說不定懶人哲學在處理家事時有它的好處呢!」

以下是我的「洗蔥原理」:

1.拿了蔥,先把尾端不用的部分弄掉,反正是不要了,連洗都不必洗。

2.沖洗,把泥沙和不好的皮膜洗掉,只剩下帶鬚的蔥。

3.放到砧板上,把頭切掉,再切蔥段,就成了。

「真有趣,妳的步驟和我的正好相反,我從來沒想過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洗蔥,下次我試試用妳的方法。」

「那倒也不必,妳做事的動作多,可以多消耗體力,保持身體苗條,晚上還可以累得倒頭就大睡。」我不得不故作謙虛,順便調侃她一下。

「妳再諷刺我,我就讓妳餓肚子!」

我只好乖乖回到客廳,免得再看下去,又忍不住要「指教」了。

這陣子,我每有機會就問人家:「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是怎麼洗蔥的?我在做一個研究。」有人以為我在開無聊的玩笑,賞我以白眼;有人了一下,想不起來;當然,也有少數人告訴我不同的「心得」。

有一位曾留美的朋友說,在美期間學洋人不使用大切菜刀,只用 小刀或水果刀,洗了蔥後,去頭切段,都用小刀在手上完成,連砧板都不用。至於其他青菜,也是用手剝段剝塊,魚肉又都是超級市場的絞肉、肉丁、肉絲、肉片。

「習慣了以後,很不喜歡用砧板,要洗、要擦、要晾,還不一定 乾淨,太麻煩了。尤其對職業婦女來說,實在沒有精力去作那些,所 以現在一些大的超級市場都儘量把準備階段替顧客做好,買回來只要下鍋就成了。」

「妳婆婆來的時候妳也這樣嗎?」

「當然是儘量照她的方法啦!老人家總是看不慣年輕人偷懶,其 實我還是把省下來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別的家事上,應該算是勤快呢!」

一般說來,中國人是勤勞的民族,但是在動手之前應該先動腦,不要「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以為只要能把事情做完,用笨方法也無所謂。有時甚至對喜歡省略一些步驟的人不太欣賞,認為那是小聰明、取巧,而「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還是不要多想,該做就做吧!

也許是因為這種「取巧就是偷懶」的想法,使得我們做事(包括職務和家務)時,很習慣蕭規曹隨,忙累了半天,不見得做得多、做得好。洗蔥只是一個小例子,其他很多事也不妨問問別人的做法,經過不同的嘗試,研究出你最喜歡而又適合的方式,有機會再與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