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小兒子的決志

上期提到小兒子無情無義無禮向父親提出分家要求,然後收拾所得家業,旋即離家出走,遠離父家,在外任意放蕩、浪費貲財,很快的就耗盡一切,在無助無告之際,甚至淪為猶太人最不屑為的養豬工人,尊嚴喪盡、饑寒交迫的與豬爭食豬所吃的豆莢。在此情景之下,小兒子終於醒悟過來,重新體認父家豐富有餘,何需窮困如斯,倒斃路旁?這一覺醒,打開了小兒子蒙蔽昏昧的靈魂,看到了父家的豐富有餘,就在他面臨生死存亡的困境關口,他終於重新決志,為他的生命做了一個全新的選擇。他說:「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

細細揣摹小兒子的決志,有幾點特別值得我們思考注意的:

1﹒決志是一種選擇的結果,選擇則是依據一種生命前提的推論而產生。小兒子前後兩次來到父親面前,因為生命前提有所不同,所以他的決志選擇也完全不同。

2﹒態度謙卑,不再無禮張狂:前後兩次小兒子來到父前,雖然皆口稱父親,但是因為生命的前提不同,所以面對父親的態度也截然不同。小兒子第一次來到父前,看到的只是從他極其有限的眼光中,看到父親無限豐富中應許賞賜分配給他極其有限的「應得的家業」。他對父親無禮的說:「把我應得的家業給我。」這句話的意涵很明顯,就是要跟父親一刀兩斷,只想擁有父親的財富,卻完全拒絕了父親的同在。在這種情形下,小兒子一旦擁有他心目中應有的家業財產,父親的形像便悄然隱退、消失無蹤了。因此,過了不久,小兒子便席捲所有,遠離父家,也就不足為奇了。如今小兒子回到父親面前,看到的是自己的殘破不全,一無所有,以及父親所有無限的豐富。有此認知以後那一聲「父親」的呼喊,才真正是一個一無所有、亦一無所欲的兒子,戰戰兢兢來到父親腳前,發自心靈深處的一聲呼喊啊!

3﹒站定罪人身分,深切悔悟、坦然面對:從以前認為一切理所當然、毫無感恩的狂傲自大中,由於對生命前提的重新體會,這次小兒子來到父親面前,終於心甘情願俯首屈膝的向父親承認:「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在小兒子的決志中,他坦然承認自己首先得罪了天,然後得罪了人。一個活在罪惡失落中的人,其醒悟決志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與神遠離隔絕,是一個得罪神的人。因為如果神人關係失調,人就再也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與意義,變成一個只活在「我-它(I─it)」關係中的人,只看外在的有,卻不看生命內在之所是,我被物化,也從物化的眼光去看人,結果一切物化,人當然不見了。難怪有人說一個活在後現代文化社會中的人,正是一個所謂越來越不像人的人(dehumanization)。更嚴重的是我們也用這樣的眼光去看神、去尋找神,結果神也被我們物化了,物化了的神當然不是神,於是現代人大聲高呼「神不見了(dedivinization)」,也就不足為奇了。小兒子的決志從確認「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開始,實在是極其重要的關鍵所在。

4﹒確認一切屬於父親,甘心居於雇工地位:在父親家中,一切都是父親所有,豈有自己應得的家業?小兒子在飽歷人生挫折失敗之後,終於有此醒悟,知道自己一生所有一切,皆父親所賞賜預備,可惜過往竟將父親所賜一切,據為己有,遠離父家,成為墮落叛逆浪子。此番醒悟,痛覺前非,回到父家,羞愧難當,深覺不配,這種改變決志,自屬理所當然。這豈不也是現代人該有的醒悟決志嗎?

小兒子的行動

小兒子不僅有了醒悟決志,更重要的是他馬上把他的醒悟決志,付諸行動。許多時候我們有了醒悟決志,但卻往往遲疑拖延,久久不敢付諸行動、落實執行。因為個人醒悟、私下決志並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但如果要把這些醒悟決志採取行動、落實執行,則必須把自己最為私秘、不欲人知的一些黑暗陰影、軟弱缺失、甚至是罪行劣跡,都要一一呈現顯露。採取這樣的行動非有極大的勇氣不能竟其功。其實一個敢於面對自我、接納自我、坦然呈現自我的人,才會放下一切偽裝,以本然之我來到父親面前,成為一個有「是什麼就是什麼的勇氣(courage to be)」的人,這樣的人雖然自感滿身罪疚,一無所有、亦一無所是,但卻敢長途跋涉、懷抱信心、充滿盼望的踏上回家的漫漫長途,一步一步勇敢的走向歸家之路。這種面對自己的勇氣,其實是一種極其高貴重要的生命智慧,可惜在現代文化社會中,早已被束之高閣,成為一項眾人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了。所以在耶穌所講浪子回頭的故事中,「於是他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這一句話就有其特別重要的意義了。

「於是起來……」有許多人常有醒悟決志,但是醒悟決志以後,卻依然陷在原點,遲遲沒有行動。這種沒有行動的醒悟決志,其原因如下:

1﹒只停留在理性思考層面的醒悟決志:醒悟決志的行動力必須從外在客觀理性推論的結果,化為內在主體的生命感動,才能由內向外激發成一股無法控制的行動能力,催逼醒悟決志者採取行動,把醒悟決志的內容,化為立即的行動。

2﹒缺乏信心,對決志行動可能產生的結果,或必須付出的代價,心懷恐懼不安,不敢採取行動:行動是一種面對未來不可知情況的勇氣,也是一種大膽迎向未來的信心。因此小兒子起來轉向回家的路走去,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採取這項行動之前,一連串的擔心害怕,有如離弦的箭矢,強猛有力一箭接一箭地迎面射來;迢迢遠路我能走得回去嗎?周遭的戲笑嘲諷我能承擔得起嗎?我真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拋棄慣有的驕傲尊嚴、低聲下氣地求饒得恕嗎?父親還能認得出我這個飽受折磨、枯瘦邋遢的流浪漢就是以前離家出走的兒子嗎?父親會接受一個像我這樣叛逆出走、耗盡一切、使父家顏面喪盡的浪子回家嗎?我又能怎樣面對從前呼喝使喚的僕役家人呢?起來,回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到家中的小兒子

小兒子的回家之路的確是一條艱苦漫長不容易走的路,但是小兒子終於鼓起勇氣走完全程回到家中。耶穌在這個故事中如此說:「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擁抱著他,連連親他。」

多麼動人的描述!想想看經過長途跋涉、滿心忐忑不安的小兒子,踏著蹣跚的腳步,連頭也不敢抬的一步一步走向似乎熟悉卻又深感陌生的家鄉故園,他的內心是多麼惶惑不安啊!然而怎麼也想不到的是「相離還遠」就被父親看見了。照常理推論,小兒子先看見父親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老父親看到淪為乞丐面目全非的小兒子則幾乎不可能。老父親怎麼可能在相離還遠之際一眼就認出了小兒子?合理的解釋是:老父親自小兒子離家之日起,便日日在此思念等候,期盼離家浪子,早日歸來。所以那天在田梗遠處,小兒子的身影才一晃動,父親盼望等待已久的眼光,就看到了心中從未褪色消逝的兒子的身影。於是年老的父親立刻起身跑向小兒子,他的眼光看到的仍然是他朝思暮想、血脈相連的小兒子,於是他不顧一切迫不及待地把他擁入懷中,並且連連親他。

原來基督教的救恩是從生命關係的確立開始,父親眼睛所看、心中所想的是兒子,是兒子就好,至於他穿的是什麼衣服,邋遢也好、潦倒窮困也好,父親都不在意,只要是兒子就好,只要兒子肯回家就好了。所以當小兒子不知所措的被父親擁抱入懷、並且連連親他時,他只能仆倒在父親腳前,重覆他一路以來反覆背誦的說辭:「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他的話還沒有講完,父親立刻搶著說:「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來吃喝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失而又得,死而復活的。」

從這一段父親的歡呼,我們來看看父親的心中對這個無情無義無禮,離家浪蕩,直到山窮水盡才迷途知返的小兒子,究竟懷抱著一顆什麼樣的慈心:

1﹒確認兒子身分地位:「我這個兒子」,這是父親面對小兒子、處理他與小兒子之間一切問題的總歸。不管小兒子做了什麼事,不管小兒子多麼傷透了父親的心、丟盡了父親的臉,在父親的眼中,他所看到的只是「我這個兒子」,在父親的心中,小兒子與他的關係是一條永遠也切不斷的生命關係,而這個家、以及家中的一切,兒子均可共享。如今小兒子既然回到家中,而兒子的身分是與生俱來、不能割裂切斷的。父親這一句「我這個兒子」,解答粉碎了所有的疑難問題。

2﹒穿上上好的袍子:父親早已為小兒子預備了一件上好的袍子,兒子既已回家,當然要脫去舊袍,穿上父親專心為他準備的上好的新袍。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從此以後「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3﹒戴上戒指,確定身分地位:戒指代表一種身分地位的肯定,也是一種權力的宣示,給小兒子載戒指,正是向眾人宣示他依然具有兒子高貴而榮耀的身分與地位。

4﹒穿上鞋子,祝福仍有長路待行:回家是兒子身分地位的再確認,穿上鞋子表示仍有前路可供奔馳,表示父親的信任依然不改,孩子!前路尚遠,換上新鞋,放膽前行吧!

5﹒宰牛設宴,歡欣慶祝:在父親的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他的心肝寶貝,家中所有一切,兒子均可共享,任何一子失落,父親無不憂傷,因此,小兒子浪遊歸來,父親自然欣喜若狂。「我這個兒子是失而又得,死而復活。」舉家同樂,公開設筵,歡欣慶祝,自屬理所當然。

感謝主,在一片災難不安、人心惶惶,失落罪惡蔓延泛濫的環境中,讓我再次沉浸在浪子回頭這個耶穌親口所講的故事中,又能有機會在澳洲與這麼多當代華人知識分子(他們多半來自中國大陸)分享這些信息,神的話語就是這樣奇妙,似乎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卻讓我們這些現代人感悟良深,每次細讀,每次都有新的感受領悟。而作為一個講員,我更深深相信,獲益最大者,往往是講員自身,你說是嗎?(全文完。)

後記

從澳洲回來,小兒子的故事一直在我眼前浮現,小兒子?誰是那個小兒子?小兒子豈不就是我自己嗎?我看到的究竟是什麼?我也是那個誤把神的恩典賞賜據為己有,遠離父家在外遊蕩叛逆的浪子嗎?我醒悟決志了嗎?我有起而行動了嗎?我回到父家了嗎?我與父重建好了割裂不斷的生命關係嗎?

小兒子,快快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