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案例介紹 
那個沉默的男孩笑了
─孤獨兒個案輔導實例(改編自林朝夫(民93)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
一、基本資料
年齡:十一歲
性別:男
班級:國小五年級


二、緣起
級任老師又慌慌張張跑進輔導室,他既焦急又無奈的說:「光宇又沒有來上課了。」光宇的個性極為暴燥,經常出手打人,功課奇差學習能力很低,經常不做作業,喜歡玩樂,十分令導師傷神。


三、特性
(一)光宇個性孤獨冷僻固執:上課時,常到外面溜達,個別行事,個性倔強,疑心病很重,因此常常與班上同學發生衝突,造成敵對,打架情形。
(二)成績低下,不喜讀書,班上共同教學,他不能進入狀況,總希望老師個別教他,但是不為目前大班教學所允許。
(三)遲到或蹺課,經常喜歡到處走走,引起別人的注意與關心,下了課回家,因父母尚未放工回來,常獨自附近商店打電玩消磨時間。


四、背景
(一)家庭狀況:

家庭結構:
一家四口,父、母、姐姐以及案主.但案主的姐姐已婚,並不同住
2.案主為家中獨子,家裡人口單薄,住在郊區的一棟自有住宅中。
3.案主之父親與母親均以打零工維生,每日早出晚歸,家庭經濟不是很好。
4.案主之姐已婚,住在附近,經常回家來照顧他,但因自己已有孩子,且案主與其姐的孩子不合,因此照顧也有困難。
5.案主的姐夫開明達理,經常在案主惹生事端後,給予正確的教導,案主的父母因讀書不多,加上只有獨子,對案主有些溺愛,因此,平日對案主的教導工作,均落在其姐夫身上。
(二)個人狀況:
1.案主身體健康,發育良好。
2.案主喜歡別人誇讚他,如果他幫忙打掃好花園,他會這樣請求:「請你一定要告訴我的老師,說我幫忙打掃花園了。
3.案主生性多疑,總是認為別人瞧不起他,所以動不動就發怒,且會血管賁張,心跳加速,接下去就是打人了,所以人際關係非常不良。
4.案主喜歡別人關心他,經常做一些特殊的行為,來引起老師對他的特別關注,例如拒絕用餐,拒絕做功課,到外面走走等。
5.案主放學回家以後,家中空無一人,覺得很無聊,因此不願待在家裡,有時會到鄰居家看成人影片,有時溜到電玩店,玩到很晚才回家,所以有喜歡摸異性的癖好,根據調查,全班女生有五分之四被他「侵襲」過,偶而也有偷竊行為,拿到錢就進電玩店或買零食吃。
(三)學校生活:
1.案主不喜歡唸,作業亦很少做,但是如果在有老師關心鼓勵下,他會靜下來煞有介事的讀書或做事,很會幫忙打掃。
2.消極,不能自動自發,大班教學情形下,老師無法天天隨侍在側,他則不知所為為何,東飄西蕩。
3.脾氣相當粗暴,動起氣來,可以把全班的課桌椅全部推倒,拿起椅子來,就往同學身上丟,好嚇人的。
(四)社會生活:
1.案主與父母之間關係尚稱良好,當案主之父母於每日夜間七、八點返家以後,他表現的是乖巧、聽話,沒有什麼不好,吃過飯,任其自由看電視,沒有任何約束,所以案主在家很自由的生活著。
2.由於功課不好,脾氣又壞,同學們都很怕他,不敢招惹他,曾經由於他的粗暴椅子行為,激起同班同學家長的憤怒,差點惹出大事來。
3.老師對他非常頭疼,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得小心招呼他,增加老師不少困擾,因此,一般科任教師都不太喜歡他。


五、分析
(一)家庭因素:
1.父母親對管教子女一無所知,只提供衣、食之外,其餘的倫理道德等家庭教育完全闕知,造成孩子的無知。
2.父母親工作過於忙碌,無暇陪伴孩子,根本不知孩子的需要與問題,其內心的世界無從被獲知,所以造成他內心的空虛、冷漠、多疑。
3.父母管教態度不當,當由學校老師或鄰居告知案主在外之不良行為時,父母並未適當處理,任其得過且過,造成案主不良行為的變本加厲。
4.案主之姐夫雖然明理且熱心,經常給予教導,但時不濟急,並未能長期隨時給予關注,造成案主認知之不清,經常產生斷層現象,時好時壞。
(二)學校因素:
1.大班教學,學生人數眾多,老師無法在行政業務繁重,教學工作繁雜之餘,找出太多的時間進行個別輔導,以致未能滿足案主的心理需求。
2.由於案主的孤獨、固執、粗暴,同學們不敢也不願接近他,因此,使案主的心理上蒙上一層障礙,顯得越孤獨了,同時,也越來越粗暴了。
3.教師們在案主偏差行為產生之後,經常顯得無奈、生氣,而未能適時給予關注、溫暖,也是他覺得被遺棄的心理因素之一。
(三)個人因素:
1.案主欠缺成就動機,學習意願低落,以致學業表現不佳。
2.不正確的自我觀念,總是認為別人瞧不起他,自尊心被傷害,所以一直不太喜歡這個生活圈子。
3.案主感覺自己非常寂寞,沒有朋友喜歡他,父母工作又很忙碌無法陪伴他,因此獨自一人,無法排遣,自然而然,跑到可以玩的電玩店去了。

六、輔導策略
從以上的觀察分析之後,了解案主的主要問題在於缺乏父母適度的引導,心中孤單需要別人的注意及肯定。 
因為孤單及缺乏引導,案主無法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懶散無法專注,學業成績低落不愛唸書,為引起別人的注意,常出現故意到處走動或拒絕配合團體的行為,加上內心世界的寂寞,以致經常觀看不良影視片子或到電動玩具店排遣時間,因此採取了下列幾項輔導策略:
(一)安排充滿愛心且具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擔任案主的級任,每天關心案主,上課經常到他身邊了解,用餐就在老師身邊,放學後,到輔導室做功課,儘量找一些案主能夠吸收的教材供案主學習,增加案主自信心。
(二)家庭訪視:與案主家人接觸,搜集案主各項資料,並與案主家人溝通觀念,尋求學校與家庭之同步教育方法。
(三)個別諮商:與案主個別談話,了解內心癥結與需要,與案主共同討論解決方法,協助案主喜歡上學,做功課。
(四)訂立契約,採獎勵方式與案主立下契約,以改善他粗暴的脾氣,強化他優良的表現。
(五)實施成就感教學,降低對案主的要求標準,以案主所能吸收的範圍,設計各種適合其需要與能力的作業情境,使他有成功的經驗,進而喜歡學習,回家也願意做功課。
(六)尋求協助:案主的姐夫較能了解教育,關心孩子,雖然他無法每天長期幫忙,但亦請其多到案主家中與學校走動,溝通協調,協助學校與家庭建立共識,並建立的認同意識。
(七)加強生活輔導,利用假日課餘,由老師或其姐帶往假日花市、文化中心、圖書展覽場參觀,擴充其生活領 域,也加強親子關係,導正其不正常的心理。


七、輔導經過
(一)老師部份
1.由輔導主任,級任老師聯袂訪造案主家庭,彼此交換意見,決定如何共同輔導好案主。
2與級任老師建立較密切的個別關係,例如:增加案主幫忙老師的頻率。
3.級任老師與案主個別談話,訂立契約,反省開學以來的耽溺不良娛樂行為,用信紙寫下自己希望能夠在學校成長的具體行為向度,約定過後,如果表現良好,老師第二天早上即給予適時的正增強。
4.邀請案主父母到學校溝通,表達學校教育的立場,請求家庭教育的配合,案主父母相當合作。
5.請案主擔任課堂中教學角色扮演的一員,扮演樂於鋪路造橋,熱心助人的「阿福伯」一角,表演過後給予熱切的稱讚,體會像阿福伯這種好人會受人尊敬的道理。
6.級任老師請他整理學校花園,做好以後給予鼓勵。
7.召開個案會議,級任、科任、輔導主任共同會談交換意見,發現案主已能面露笑容,安心上課,也喜歡做些服務的工作,已有部分小朋友願意與他一起工作了。
(二)父母部份:。
1.父母到學校與老師們溝通,了解學校的輔導方式,藉以訂定家庭教育的內容,使案主家中及學校均能得到一致的幫助。
2.案主姐夫協助管教案主放學後在家的問題,禁止留連在 外打電動玩具或到鄰家打擾。
3.案姐利用假日帶案主出外參觀,體會親情,增進知識,豐富生活,有空時,即帶他一起外出。
4.父母在家中管教態度更加的積極,安排親子談心時間,父母親以說理的方式常與案主溝通,不是回家之後就看電視。
5.鼓勵案主作家事,對家中有所貢獻,增進其成就感,並 使用各種增強物來鼓勵案主在家中的進步表現,例如:看棒球賽、得到零用錢、打電動、去海洋公園玩等。


八、追蹤輔導
(一)經過這一位新任級任老師的愛心,耐心加以輔導,案主已改變其多疑的心結,比較樂觀開朗,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一起讀書、遊戲。
(二)案主放學回家以後,多數時間在家看電視,偶而會到其姐家玩,成人錄影帶已沒有機會可看,一切看起來很正常。
(三)當他做完一件事以後,如果獲得鼓勵,便會欣喜萬分,到處宣告,神采飛揚,越做越起勁。
(四)有時候,情緒仍然仍然不太穩定,「翻臉如翻書」,不過次數少了很多。
(五)最近上課情形已有改觀,功課稍有改善,能按時上課,放學後在輔導室接受輔導,五點以後自行回家。
孤獨的不快樂的光宇,在眾人同心合作、各盡其職的分頭努力下,終於展開了睽違已久的笑容,但願近兩年來我們在「傳愛雙月刊」中,五種不同類型的天使系列的介紹,能讓更多忘記微笑的父母、師長以及孩子們,再次享受彼此的關係和陪伴.願上帝的同在觸摸到每一個想要愛人也被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