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失去喜樂易於導致精神官能症
舊約聖經箴言第十七章二十二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想不到三千多年前聖經的記載,竟和現代心理學的發現完全吻合。Floyd L. Ruch, Philip G. Zimbardo合著的「心理學和人生」(Psychology and Life, Brief 8th Edition 臺灣有翻印本)一書第四二六頁寫道:「生活中失去了喜樂導致精神官能症」,這句話簡單地告訴我們,精神官能症最主要的成因,就是生活中沒有喜樂。

怎樣才能使生活喜樂
精神官能症,歸根結底其致病的原因就是生活中沒有喜樂、缺少樂趣,沒有輕鬆愉快的一面,猶如一架精密的機器,磨擦日久,得不到潤滑油的滋潤,難怪他要出毛病。因此我們說長期的生活不愉快就是病態,也不為過。而愉快的反面就是這些致病的懼、怒、怕等情緒,至今心理學家、精神醫學家、教育學家還沒有發現一種「處方」可以保留它們對人類的用處,而減少它們對人類生活的破壞性。

也許讀者們讀到這裡會問:你光說生活中失去了喜樂會導致精神官能症,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如何才能使人生有喜樂?是的,這確是個大問題,而且是芸芸眾生夢寐以求的,可惜對於這樣一個人生基本問題的答案,沒有人知道它的全部,也許有極少數人知道一丁點。

現在以我有限的經驗來試作回答:首先對那些擁有生之喜樂的人,要盡量保持這份資產,對於已經失去或將要失去的人,應該竭力挽回,可是做起來這二者同樣的艱鉅。其次,我認為快樂的追求因人而異,世俗的快樂不外乎:名、位、權、勢、財、色、物質享受等;精神上的快樂則有:知識、審美、理想的達成、情感的滿足、哲理的體認、自我實現等,這些都是一般人認為快樂的來源。但是有個「恆久」因素必須考慮,這些世俗和精神上的滿足是否能保證長期的存在、延續、和不變,還是另有一些更高層的和恆久不變的喜樂,值得我們去追求。

我很高興Psychology and Life 一書裡,所用的喜樂(Joy)一詞而不用快樂(Happiness)。這兩個字是有區別的,前者是發之於內的一種心理狀況,不因外在環境而改的;後者則偏重於某一些情境所產生的快感,雖然兩者都是愉快的經驗,但程度上喜樂較快樂要來的深遠。

每當我見到菜場門口一些賣薑蒜、賣魚干、賣廉價手帕的小販們,他們兜攬顧客的熱誠,以及生意成交之後臉上所流露的滿足感,我的內心不自覺地會說:「他們多麼有福氣啊!」因為他們擁有的喜樂和滿足,也許比身居高樓大廈享受華服美味的人,更來得充實。他們的生活也許很清苦,但是他們的心靈是單純而知足的,我相信單憑這一點,他們已具備了精神官能症的免疫力。

與現實脫離是精神病的根源
同書第四三五頁又說:「失去與現實的接觸導致精神病」,用市井俗話說,就是發瘋,發神經病。所有精神病人共同的症狀就是和現實脫離了關係;他們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大概現實生活太不安全了,壓力太大了,被無情的現實利劍刺傷了,為現實鎖鍊束縛得太緊了,因此慢慢地逃避到一個較為「安全」的幻想世界,而切斷了與現實的聯繫,你能說這些病人完全失去了理智嗎?

怎樣才能保持和現實的接觸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不管人內心如何痛苦,祇要他意識到自己問題的關鍵所在,就不致於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一旦使自己沈緬於幻想,或硬把痛苦的事情『逐出』意識之外,那可怕的後果就會跟著來了」。這句話蘊涵著把痛苦和失常相比,寧可選擇前者。

我們常聽人勸說,要面對現實,正視現實,真正能做到這句話的,恐怕十不得一。最普通的逃避現實的方法,莫過於做「白日夢」,然而「好夢由來最易醒」,美夢不能解決我們內心的衝突和失意,在現實生活裡沒有一個人能完全免於痛苦煩惱,那些能面對現實勇敢地生活下去的是勝利者,是心理健康者;那些經不起現實的打擊而寄身於夢想幻覺的人,最終一定是悲劇人物。在這個競爭的世界裡,如想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就得要帶著一顆喜樂的心,面對現實,才是唯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