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近在整理自己的文化資產時,倏然發現有二十八篇雜文,出現在《宇宙光》雜誌上。第一篇是在民國六十七年五月的第四十九期,之後在七十九至八十一年間「話題與觀點」,欄內先後共八篇,到八十三年中斷,至九十八年時再被江佩君編輯邀請,寫「人從哪裡來?自然發生?上帝創造?」還先被退件,後又被使用,難怪十五年未被邀稿,顯然當年被擠壓寫出的稿件,已破功了。

光譜的編輯小葉子,去年邀我在光譜上以宇宙光之友的身分,在「我們都是一家人」欄中寫些感想。回想過去寫出的二十八篇雜文,及當年在宇宙光座談會中做「與談人」的歷練,不得不承認宇宙光對我自民國六十五年九月回台後的教書生涯,與對非傳統式福音事工的概念影響很大。三十年前教會的福音事工比較制式,宇宙光卻投入與社會大眾、知識分子,及弱勢族群交流,林治平教授是拚命三郎的終身義工;影帝孫越信主後也變成終身義工,孫越叔叔多年前錄製的影片「夜深了,孩子你在哪裡?」充滿了磁性與慈愛的呼喚,對於浪蕩街頭,感受不到家庭與學校溫暖的青少年,應有寒夜見營火的感受,彷彿讓他們到可以靜坐取暖或躺臥休息的營帳。當孫叔叔定意息影只做公益時,宇宙光在韓偉廳為孫叔叔祝福,外子與我也在場,都感受到宇宙光提供了一個讓生命發光發熱,分享生命的平台。從此不管在媒體上或看見孫叔叔本人,都能體會出孫越氣質的轉化,與當年演壞蛋令人切齒的影星孫越有天壤之別,他成為宇宙光結出的果子中最能代表形象的一位;被喻為「王聖人」的王建院長與蘇法昭老師伉儷,也是被宇宙光同工吸引來,成為指標性的代言人。

宇宙光同工的熱忱是重要的磁石,他們自己薪水不多,常有減薪之虞,但總是滿腔熱血為主做工,「送炭」就是一例。宇宙光曾經送炭到蘭嶼,把蘭恩幼稚園發展成為蘭嶼青少年活動中心,外子潘冀與他的建築師事務所同仁也被「炭火」點燃,感動得義務設計。

宇宙光或者是林治平教授本人,點子特多,每年都有送炭活動,曾為募款送炭,找了一些普通人獻藝,我們夫婦也被強邀,重拾年少輕狂時的嗜好,苦練幾天,以鋼琴及小提琴一齊呈現我們送炭的心意。如果不是宇宙光同工的熱忱,我們是不會這樣不自量力的拋頭露面。關鍵是,宇宙光同工自己刻苦己身,卻大張旗鼓的作過路財神,他們的愛心,點燃了別人的惻隱之心。

最近宇宙光又出版新書《天河拾貝》,作者黃小石博士,每年二次或一次迢迢千里從新澤西州奔波到台灣,為「韓偉講座」環島巡迴演講。因他來台時,常住在我們家,讓我們見識到同工們清晨或深夜送往迎來,快樂驅車的精神,一行浩浩蕩蕩到不同縣市,在大學或教會辦演講會,回來校對文稿,結果每年出一本書。我們認識小石幾十年,之前沒讀過他的中文著作,若不是宇宙光同工,尤其是治平的熱情與柔性壓榨的本事,恐怕不會有《真理的追尋》、《苦難的尋思》、《愛的真相》、《善惡的省思》、《生命的追尋》、《信的真諦》、《天河拾貝》七本書的相繼問世。

上週在周聯華牧師九十感恩茶會中,遇見林治平、張曉風伉儷,也遇見幾位久未謀面的弟兄姊妹,打招呼時,說看過我的文章,想一想,一定又是宇宙光惹來的。看來宇宙光的同工雖辛苦經營,但影響力確是弗遠無極的,這都回歸到他們令人不可抗拒、柔性的壓榨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