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取消讀取

【案例】

耀明是個小三的男孩,平常表現常讓父母及師長頭疼,因為他不像一般的小孩願意去服從權威,總喜歡問為什麼。這點讓耀明的媽媽海蓉很感冒,因為處理他的問題就耗去她大半天的時間,加上自己又有工作,丈夫又比較忙碌,所以丈夫較少插手孩子的管教工作。因此海蓉常覺得身心俱疲,有一次耀明又跟她在ㄍㄧㄥ了,耀明希望媽媽餵他吃飯,海蓉覺得孩子可以自己吃不需要媽媽餵,在好說歹說後,耀明還是要媽媽餵,海蓉終於按奈不住自己的情緒,就說:「愛吃不吃隨你,不愛吃就拉倒!」於是海蓉就氣沖沖地離開餐桌回到房間裡啜泣,留下哭泣的耀明在餐桌邊,不知所措。

【說明】

有孩子的父母總會有一種感嘆,就是現在的孩子不比從前,以前父母說什麼,那時的孩子會將父母的話奉若聖旨,不敢有所違抗;現在的孩子則將父母的話棄之如敝屣,左耳進右耳出。尤其當家裡有很會ㄍㄧㄥ的孩子,會讓現代的父母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像案例中的海蓉白天要工作,晚上還要帶小孩,則著實負擔不小,又碰上「小子難纏」,若是沒有三兩三,恐怕無法上梁山。在「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遠流)一書,作者王珮玲提出了孩子氣質的九個向度,包含:活動量、規律性、趨進性、適應性、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敏感度及反應強度。很多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由於不清楚孩子的氣質,以致於產生教養上的盲點,看到孩子活動量大就說是好動或不守規矩、或是將孩子所提的為什麼當成是找麻煩,這些都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負向標籤。

因此若是父母可以先行瞭解自己孩子的氣質,再予以適當的管教,將會事半功倍。對於二至十二歲的孩子,可以採取行為療法中的「家庭規範」及「暫停法」。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訂定一些家庭的基本守則,那些基本守則達成了,可以換一個貼紙,累積滿五個貼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吃麥當勞以資獎勵。若是違反其中的守則,則需扣除貼紙。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堅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父母管教起來較為輕鬆。父母可以將孩子的行為記錄列表貼在較為醒目的地方(如:冰箱上),每當孩子開冰箱就有獲得提醒之用。父母不以金錢作為獎勵,同時獎勵勿花費太多,免得孩子變成功利主義者。

「暫停法」的實施,若以上述個案為例,媽媽可以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媽媽認為你自己可以獨立吃飯,因此媽媽會期望你自己吃而不需要媽媽餵。如果你還是堅持要媽媽餵你吃,媽媽先給你五分鐘的時間思考一下,媽媽五分鐘後再回來聽聽你的答案。媽媽知道你可能會很傷心,如果你想哭的話,那也是不可避免的,你可以盡量哭,但是媽媽要你知道媽媽很愛你。」或是媽媽也可以告訴孩子時針走到那一個數字時回來、或利用計時器也可。在這五分鐘內,無論孩子哭鬧都不可以心動去安撫孩子,直到時間到了之後才去安撫孩子,媽媽可以柔聲地告訴孩子:「媽媽很心疼你剛才哭這麼大聲,媽媽只是要讓你自己想清楚,你長這麼大應該可以自己獨立吃飯。」這樣實施之後,應可讓孩子比較接受父母的想法,而不至於再ㄍㄧㄥ下去了。